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峰山寮口占·其六》
《雷峰山寮口占·其六》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待死心还热,原空事未消。

艰难菩萨行,辛苦病魔娇。

冷意营新塔,孤灯照药瓢。

交情那可已,哭汝向溪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待死心还热”表达出即使面对死亡,内心依然充满热情与渴望,展现出一种超脱生死的豁达态度。接着,“原空事未消”则暗示了世间万物皆为空相,但其中的情感与经历并未因此而消失,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眷恋与不舍。

“艰难菩萨行,辛苦病魔娇”两句,以“菩萨行”象征修行者的慈悲与坚韧,即便在艰难与病痛中,仍能保持内心的柔软与坚强,展现出修行者面对逆境时的坚持与毅力。这里“娇”字用得巧妙,既指病魔的折磨,也暗含着对生命之美的珍惜与怜爱。

“冷意营新塔,孤灯照药瓢”描绘了僧人在寂静夜晚独自修行的情景,新塔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孤灯则象征着孤独与坚守,药瓢可能寓意着对生命的关怀与疗愈。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表达了僧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交情那可已,哭汝向溪桥”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哀悼,即使友情已经结束,但在心中永远留有位置。诗人选择在溪桥边哭泣,或许是因为这个地方承载了与友人共同的记忆,通过这一行为,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僧人对生死、友情以及修行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罥马索

剔红药,雕础苔花晕深碧。

空廊暗雨,古墙落粉阴虫泣。

寒袍绽纸,冷笛遗钿,一夜玉鹅红冰积。

料小楼也被西风,打入绡窗润琴漆。寥寂。

井桐悽语,燕泥轻坠,楚簟微澜荡秋魄。

恰似吴船闻雁,梦中烟水枫桥驿。

残更倦枕,搅碎风铃,官马萧萧嘶寒枥。

又晓来断云,零落野戍,凄凉泪金狄。

(0)

浪淘沙.和兰当词人来韵

复袖熨香痕。浅酒金樽。罗衾不似向时温。

炙暖银釭閒抱影,楼上黄昏。回首望吴云。

江雁呼群。春朝一雨断人魂。

旧日桐花今又发,碧树当门。

(0)

朝中措.国庆夕从病院楼上望广场烟火作

威棱四惮气逾振,建国十三春。

丈室何妨示疾,高歌依旧如神。

纤云尽扫,华灯夺彩,火焰翻新。

幻出半空花树,飞来匝地星辰。

(0)

踏莎行

远讯谁传,寒冬欲暮。窗阴一线愁难度。

玉筝情语剩哀弦,铜炉心字销残缕。

丹橘盈筐,黄蕉荐俎。海天亦有相思处。

望乡人在最高楼,千山不尽蒙茏雨。

(0)

且坐令.宛在轩与柳溪同作

清兴足。坐倚亭轩曲。晚风起处。茶烟绿。

隐隐笙歌逐。未远嚣尘,还依水槛,翛然极目。

休念想、故家乔木。都来是、梦中鹿。閒挥谭麈。

霏珠玉。驻夕景、犹嫌促。几回临别丁宁嘱。

道何时重续。

(0)

清平乐

乡傩事了。帖子宜春好。里巷欢呼腾捷报。

收取一江山岛。归来点勘舆图。意气犹灵壮夫。

夜梦轻舠如叶,乱流飞渡澎湖。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