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翠筠轩为源上座题》
《翠筠轩为源上座题》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篁竹本修修,僧房分外幽。

祇园栽未合,因地养初稠。

苦节头陀行,虚心般若舟。

禅馀金粉落,定起箨龙抽。

渭叶慈云护,湘枝法雨流。

斜穿瘗雁塔,高过讲经楼。

色映菩提静,阴连薝卜浮。

军持浇记日,山偈刻知秋。

挂衲疏萤入,煎茶病鹤愁。

个繁教略洗,篱缺更须求。

腊纪应同祖,清缘或共修。

移床看翠葆,斫汗试银钩。

玉版供香积,渔竿拂石头。

风幡摇琐碎,月磬和萧飕。

阅岁开荒径,寻盟到野鸥。

闲门邀蒋诩,精舍候王猷。

石上摊棋局,林边列酒瓯。

素琴调白雪,彩笔画沧洲。

兴与梅花共,心同造物游。

更须三内翰,飞锡问扬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翠筠轩的环境与氛围,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篁竹”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修长与挺拔,象征着僧人的修行之节。接着,“僧房分外幽”点明了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深邃的氛围。

“祇园栽未合,因地养初稠”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将竹林比作佛国,暗示了修行之地的神圣与和谐。接下来,“苦节头陀行,虚心般若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禅意,通过“头陀行”的艰苦修行与“般若舟”的智慧之航,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禅馀金粉落,定起箨龙抽”描绘了禅修后的宁静与新生,金粉比喻禅修的成果,箨龙抽则是新生命的象征,寓意修行后的成长与觉醒。整首诗在自然景观与禅宗思想之间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渭叶慈云护,湘枝法雨流”、“色映菩提静,阴连薝卜浮”等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禅意与宁静感。而“军持浇记日,山偈刻知秋”则以日常生活细节,展示了修行者的生活方式与心境。

最后,“移床看翠葆,斫汗试银钩”、“玉版供香积,渔竿拂石头”等句,描绘了修行者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平静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翠筠轩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刻的禅理与人生哲思,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哲学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其一万回

玉带云袍童顶露,一生笑傲知何故,万里归来方旦暮。

休疑虑,大千捏在毫端聚。

不解犁田分亩步,却能对客鸣花鼓,忽共老安相耳语。

还推去,莫来拦我毬门路。

(0)

徙居

人生如寄客,况复真客宦。

南舟与北车,来往若征雁。

残暑赴西雍,冉冉忽秋晏。

三徙乃定居,什物旋营办。

腾移费负挈,犹恐仆夫讪。

幕府文书稀,食息有馀閒。

短才乏所补,公给浪蒙豢。

惧辜主人恩,从事不敢慢。

南轩有佳趣,流渠泻幽涧。

潺潺无时休,弄水悦童丱。

关中气候晚,时菊始云绽。

亦有终南云,朝暮生顾盼。

浩歌一樽酒,常分任鹏鴳。

(0)

久雨

雨师握天令,汲汲不停驾。

疾驱鞭群龙,俛首随叱咤。

乘怒作霶霈,不复息昼夜。

羲和久埋轮,缩手喜闲暇。

山川盛奔溢,若虞历阳化。

农民验甲子,其应旱在夏。

我疑上天漏,谁能补天罅。

慰此农民心,无使忧早稼。

(0)

走笔依韵和酬王彦霖四首·其一

几度春风信陆沉,曾题醉笔写花阴。

诗情不复随风乱,今日花前对展禽。

(0)

海棠坞

晴坞夕阳媚,煖梢春意留。

讵须吞绛蕊,方解解人愁。

(0)

九月八日次韵沈虞卿一首

白发苍颜会帝乡,微云淡雨小重阳。

一樽相属非无意,欲搅胸中书传香。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