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江送别》
《秋江送别》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千家城郭远依依,握手离筵话夕晖。

碧海云深秋自老,芦花风急雁初飞。

客情犹醉千钟酒,书剑谁怜万里归。

慈母白头应问信,倚门遥识老莱衣。

(0)
鉴赏

这首《秋江送别》描绘了秋天江边送别的凄美场景,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千家城郭远依依,握手离筵话夕晖”,以“千家城郭”与“握手离筵”对比,展现送别时的离愁别绪。城郭远去,象征着离别的距离,而“依依”二字则赋予了这种距离一种深情的色彩。夕阳西下,两人在宴席上相握而谈,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不舍,夕阳的余晖为这一幕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

颔联“碧海云深秋自老,芦花风急雁初飞”,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氛围。碧海与云深,构成了一幅辽阔而深远的画面,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秋天的自然景象,自有一份苍凉之美,而“自老”二字,既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人生老去的无奈。芦花随风飘扬,雁群初飞,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也暗喻了人生的漂泊与迁徙。

颈联“客情犹醉千钟酒,书剑谁怜万里归”,表达了送别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客人虽已饮尽千杯,但心中的离愁并未消散,仿佛借酒浇愁,却难以排解。而“书剑”一词,既指文人墨客的书籍与剑术,也隐喻了游子的行囊与归途,表达了对远方归来的渴望与期待。

尾联“慈母白头应问信,倚门遥识老莱衣”,将情感推向高潮。慈母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她或许正在家中等待儿子的消息,心中充满牵挂与担忧。而“老莱衣”是古代孝子的故事,此处借以表达对母亲孝顺之情的向往与承诺,同时也寄托了对家庭温暖与亲情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哀愁与思念,以及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挂念和对家庭温馨的向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其七柿

万株名古寺,近复说东阳。

翠树骈赪卵,烧空炯夜光。

果堪凉渴朔,叶复草颠张。

欲上潼江去,寻思石蜜霜。

(0)

秋兴四首·其四

故里千山远,荒城八月寒。

霜椑馀鸟啄,社雨洗鱼残。

紫塞跑风鬣,青冥纵露翰。

微生独不化,羁绁老江干。

(0)

雨雪交作

雪晴那复雨,雨雪苦缠绵。

连月无行地,穷冬不见天。

穴居狸舐掌,水宿鹭联拳。

更道深山里,翁饥歇午烟。

(0)

赠枯崖郑高士三绝·其三

人于崖下送君还,回首人间梦觉关。

谁识巅崖隔风雨,一重山外一重山。

(0)

十月能静饮于海棠花下唐同知适至因言昔在汉中十月海棠亦开用韵

贰车曾上汉中台,十月海棠无数开。

万里相逢曾识面,双眵扫净更传杯。

高情共惜燕支晕,归梦还思滟滪堆。

客去主人应卜夜,不妨唤取烛笼来。

(0)

予与会孟同游古心先生之门死生契阔今见其十年前与仲实诗帅初记和予亦继焉

扰扰人间万事尘,旧交无奈白头新。

此翁固是同门友,今日真成旷世人。

千里赏音知绝识,九秋落木见横陈。

也休频把遗篇看,说到铜人更怆神。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