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寒月,隔碧城十二,相思消瘦。
约略银墙西去路,隐隐雷声车走。
绿意能通,红腔细拍,半醉春微逗。
湘帘低卷,篆香吹漾巾袖。
念否杜牧凄凉,困眠纸帐,一榻灯如豆。
屈戌重关飞不到,默数朦胧残漏。
有梦都遮,无愁与诉,欲睡沈吟又。
虚阑踯躅,冻梅有鹤同守。
天街寒月,隔碧城十二,相思消瘦。
约略银墙西去路,隐隐雷声车走。
绿意能通,红腔细拍,半醉春微逗。
湘帘低卷,篆香吹漾巾袖。
念否杜牧凄凉,困眠纸帐,一榻灯如豆。
屈戌重关飞不到,默数朦胧残漏。
有梦都遮,无愁与诉,欲睡沈吟又。
虚阑踯躅,冻梅有鹤同守。
这首《壶中天·有寄》由清代诗人李恰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情。
开篇“天街寒月”,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寒冷的月光洒在空旷的街道上,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隔碧城十二,相思消瘦”则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仿佛那月光也承载着无尽的相思之苦。
“约略银墙西去路,隐隐雷声车走”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描绘了主人公行走在银色城墙旁的场景,远处隐约传来雷声与车马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感。接着,“绿意能通,红腔细拍,半醉春微逗”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在这份生机中,又透露出一丝微醉的慵懒与春意的轻柔。
“湘帘低卷,篆香吹漾巾袖”两句,通过描写低垂的湘帘和飘散的篆香,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细腻情感,香烟缭绕,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接下来,“念否杜牧凄凉,困眠纸帐,一榻灯如豆”则直接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纸帐、一榻、如豆的灯光,构成了一幅简朴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
“屈戌重关飞不到,默数朦胧残漏”两句,通过“重关”与“残漏”的对比,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封闭与时间的流逝,即使心中有千言万语,却无法倾诉,只能默默数着时间的流逝。最后,“有梦都遮,无愁与诉,欲睡沈吟又”则表达了主人公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徘徊,既有梦想的遮蔽,也有无处诉说的愁绪,最终只能在沉吟中入睡。
“虚阑踯躅,冻梅有鹤同守”则是全诗的收尾,通过“虚阑”、“冻梅”与“鹤”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仿佛主人公在孤独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自然界的生灵一同守护着这份宁静与纯净。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下孤独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汝江软碧摇寒空,环江玉色罗五峰。
神奇融结孕千载,于是代出文章公。
荆公道德辈孔孟,致君勋业伊周同。
君侯才气真不减,行看接武隆休功。
妙龄人誇好风节,气压颍汝何其雄。
曾经大笔战文阵,豪俊莫敢撄其锋。
老师硕儒玉堂上,争看洒笔回春工。
果然一日盖天下,声名熠耀驰华戎。
都城立石传万口,士林矜气横长虹。
岩僧废弃谁比数,亦复诵咏欢填胸。
迹微自恨不及识,向风每觉劳双瞳。
天公恤此慕善者,因遣识面山水中。
坐令平昔心变灭,譬如尘净馀清铜。
自誇问道陜西老,道人况亦参禅宗。
与君于法实昆弟,姑留十日游从容。
拙诗别君无崄句,何从赏我双颊红。
他年揖让对明主,回顾此会成虚空。
蹄轮冠盖塞门巷,容我剧笑应无从。
《赠王圣侔教授》【宋·释德洪】汝江软碧摇寒空,环江玉色罗五峰。神奇融结孕千载,于是代出文章公。荆公道德辈孔孟,致君勋业伊周同。君侯才气真不减,行看接武隆休功。妙龄人誇好风节,气压颍汝何其雄。曾经大笔战文阵,豪俊莫敢撄其锋。老师硕儒玉堂上,争看洒笔回春工。果然一日盖天下,声名熠耀驰华戎。都城立石传万口,士林矜气横长虹。岩僧废弃谁比数,亦复诵咏欢填胸。迹微自恨不及识,向风每觉劳双瞳。天公恤此慕善者,因遣识面山水中。坐令平昔心变灭,譬如尘净馀清铜。自誇问道陜西老,道人况亦参禅宗。与君于法实昆弟,姑留十日游从容。拙诗别君无崄句,何从赏我双颊红。他年揖让对明主,回顾此会成虚空。蹄轮冠盖塞门巷,容我剧笑应无从。
https://shici.929r.com/shici/AxDZn2.html
彦章退然才中人,讥诃唾笑皆奇伟。
看君落笔挟风雷,涣然成文风行水。
坐令前辈作九原,子固精神老坡气。
儒生寒酸不上眼,此郎要是天下士。
嗟予生计等飞鸟,翩翩吴头复楚尾。
去年兴废看京华,笑傲清狂人背指。
君独折简坐致我,迎门欢笑自挈履。
旧闻牛鸣马不仰,女逐臭夫那有理。
今年黄花南浦岸,忽然见君失声喜。
僧房借榻营夜语,灯火照人如梦寐。
怀中卿相且袖手,翰墨风流聊戏耳。
行看上书苫块中,凛凛范公只君是。
妙色非身,形容乃普。阎浮未下,双林已睹。
旷济功深,六年行苦。尘沙相好,万亿刹土。
众生心净,佛日常午。正念蒙光,迷人外取。
雕檀写氎,像未孩乳。今兹范模,传从乃古。
象步出山,智珠河吐。水月顿澄,豁开觉户。
瞻之仰之,岂敢自侮。常在不灭,此言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