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夏雪洲舟中屏上写竹》
《为夏雪洲舟中屏上写竹》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剪轻云落小舟,漫将书法效湖州。

清游便欲邀坡老,雅好还宜载子猷。

篷底影横湘浦月,灯前声带海门秋。

兴来欲作长竿去,钓却连鳌访十洲。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舟中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行水上,月映湘浦,竹影摇曳,秋声入耳的宁静与雅致。首句“一剪轻云落小舟”,轻巧地勾勒出云朵轻柔地飘落在小船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漫将书法效湖州”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仿佛在舟中挥毫泼墨,与古代文人雅士相呼应。

“清游便欲邀坡老,雅好还宜载子猷”两句,运用了苏轼(坡老)和王徽之(子猷)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这些文坛巨匠共游山水,共享雅趣的愿望。通过这样的联想,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篷底影横湘浦月,灯前声带海门秋”描绘了夜晚舟中独特的景象:月光洒在篷顶,形成斑驳的光影;而灯下传来的声音,似乎带着海门的秋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这种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独特魅力。

最后,“兴来欲作长竿去,钓却连鳌访十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他想要拿起长竿,去钓鱼,甚至希望能钓到传说中的连鳌,探访那遥远的十洲,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春郊晓望

扶桑晴日晓无烟,纵目高冈极远天。

山势北来雄帝阙,海潮东去见朝鲜。

豳风业就神龙跃,紫塞春随旅雁还。

形胜先皇遗迹在,郁葱佳气满辽边。

(0)

孟夏雨后简毛秋岑明复庵相约再游王园

燕地春寒景物湮,寻春春尽不逢春。

连朝已渥催花雨,清兴还思附骑尘。

山翠自添前度色,莺声应唤再游人。

过迟太早均无当,斟酌良辰办酒缗。

(0)

沈阳留别家人

又随征雁上长安,月照离筵惨不欢。

满眼穷愁悲骨肉,空囊冰雪走饥寒。

炎凉作客肌肤惯,天地无家去住难。

八口关心聊复尔,松楸回首泪阑干。

(0)

哭坦居五弟·其五

三十才过命已隳,天生大器竟何为。

谁咨孔坦临终略,不愧曾参启足时。

野寺一棺荒荠合,破篱三径夜乌悲。

何堪把臂论文地,衰草寒花寂寞滋。

(0)

哭坦居五弟·其一

百年空有事功期,和叶埙篪不竟吹。

鵩赋长沙终作祟,刀无王览更谁遗。

峥嵘气向丹霄尽,迢递魂归故国迟。

书閟石函何日启,一生怀抱独兄知。

(0)

真州距杭城仅数百里自夏徂秋己历三月不能一省祖墓雨后见月感赋

来此夫何事,淹留起暮愁。

江山邻故国,风雨滞行舟。

白发心多感,他乡月易秋。

望云挥老泪,魂梦越江游。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