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游虎丘寺》
《重游虎丘寺》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不谒闾丘谒虎丘,幅巾藜杖兴悠悠。

飘萧白发三千丈,来往青山八十秋。

宝地近曾为战垒,剑池今复属禅流。

老松知我题诗意,也学生公石点头。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的《重游虎丘寺》。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虎丘寺的情景,以“不谒闾丘谒虎丘”开篇,巧妙地将虎丘与闾丘对比,表达了对虎丘的喜爱之情。接着,“幅巾藜杖兴悠悠”一句,生动地刻画出诗人悠闲自在的行踪,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

“飘萧白发三千丈,来往青山八十秋”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年岁与对虎丘的深情厚谊。白发三千丈,不仅表现了岁月的流逝,更蕴含着对虎丘深厚情感的积淀。八十秋的来往,既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是对虎丘之美的无限向往和眷恋。

“宝地近曾为战垒,剑池今复属禅流”两句,通过历史变迁的对比,展现了虎丘从战场到禅林的转变,寓意深刻,既有对历史沧桑的感叹,也有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老松知我题诗意,也学生公石点头”结尾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老松以智慧,使其仿佛能理解诗人的题咏之意,甚至模仿高僧的姿态,点头表示赞许。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深化了诗人与自然、与历史、与文化的深厚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元末明初文人情怀的典型体现。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己亥生日哭先夫子

虚室东风冷,幽居泻泪泉。

去年同宴乐,此日隔人天。

生死原如幻,浮休岂望仙。

断肠空有恨,难寄到君前。

(0)

不寐

暝色入闺闼,小窗幽更清。

凉风渐以厉,落叶交纵横。

揽衣下庭除,仰视霜月明。

孤光耿云表,山骨瘦峥嵘。

浓翠遽如此,节物令我惊。

归来倚案立,嗒然忘其生。

中心无适莫,勿勿非所营。

蓬壶远莫致,浊骨终难轻。

兜率在何处,吾欲从之行。

二者无一得,翻然辞瑶京。

亮维朝市隐,岂顾俗虑萦。

推迁有至理,气象能移情。

秋光虽足悲,春色行自荣。

谁怜不寐者,竟夕和蛩鸣。

(0)

天竺寺·其二

初地今方至,层峦树杪看。

修篁三竺路,清磬百花坛。

妙境开生面,慈云入大观。

风微松韵静,夕照暮烟闭。

(0)

章江晚泊·其一

一幅云林景,天公设色匀。

树鸦团暮霭,村犬趁归人。

残照平山外,馀霞远水滨。

欲成图画出,粉本妙无伦。

(0)

拟古·其四

文章亦一艺,功因载道起。

天籁发自然,名言酝至理。

謦欬寄一时,违应占千里。

我读上古书,其文浑浑尔。

吁嗟三代还,日夸雕绘美。

(0)

晓景

搔首见残月,幽然晓色嘉。

迎风抽草带,挹露落琼葩。

是物含春意,何方驻岁华。

只宜倾绿醑,尤胜试香茶。

海气腾寒旭,江烟作早霞。

数声听渐远,争起噪群鸦。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