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云林景,天公设色匀。
树鸦团暮霭,村犬趁归人。
残照平山外,馀霞远水滨。
欲成图画出,粉本妙无伦。
一幅云林景,天公设色匀。
树鸦团暮霭,村犬趁归人。
残照平山外,馀霞远水滨。
欲成图画出,粉本妙无伦。
这首清代诗人百保的《章江晚泊(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傍晚景象。首句"一幅云林景",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画面的整体氛围,如同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画卷。"天公设色匀"则赞美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与均衡,仿佛是上天巧妙地调配色彩。
接下来的两句"树鸦团暮霭,村犬趁归人"细致入微,通过树上的乌鸦聚集成团,暗示夜幕降临,以及村中家犬随主人归来的场景,增添了生活气息和动感。"残照平山外"描绘夕阳余晖洒在远处山峦之上,展现出一天将尽的壮丽景色。
最后两句"馀霞远水滨,欲成图画出,粉本妙无伦"是对整个画面的总结和赞叹。诗人认为这如画的景色如果能被定格为画作,必定是精妙无比的艺术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热爱和高超的艺术感知力。
山中栗正熟,坼苞满田畛。
蒸燖拌酱椒,侑酒滋芳辛。
醉中有陶苏,颇洗战国秦。
山气忽苍凉,炊香爱松薪。
近邻过朱马,数见弥情亲。
虽止桑麻言,不杂朝市尘。
一丘万事旧,开卷时汲新。
冷月与朝阳,皓皓同昏晨。
片端且论定,真作山中人。
泗滨非瘴乡,万户带病色。
生涯恃罂粟,一收胜再熟。
自从著严令,辍耕稍畏缩。
城厢复穷搜,繁灯夜争匿。
厉禁行如风,窳器亦不鬻。
知弃以为取,谋国有常策。
不修邻所利,蓄计且予毒。
奈何遣专司,色喜忽捧檄。
民间疾未瘳,官办沈犹拾。
饮鸩甘如饴,贪天誇己力。
坐令刚制心,为此一挫抑。
位卑言有罪,感叹了何益。
入门屋大乾坤窄,八荒四极在我室。
手扪五岳皆平地,坐视沧海忽壁立。
恍如上界一俯瞩,三分尘上水居七。
又如置身洪荒前,当时不见一人迹。
昆崙之外原无山,馀气磅礴散万脉。
东南诸国临大水,西北川原岂终极。
乃知大块非无垠,直若盆水浮败叶。
关塞古今称形胜,自我视之皆智力。
图中斑驳五色分,人种国界辨明晰。
世上沿革血染成,此图变更乍朝夕。
人间无日无干戈,一万年后知何色。
起来取图裂粉碎,无地存身计亦得。
回头新月照空墙,似闻吴质嫦娥微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