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
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
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
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雪之后抵达一座偏僻的寺庙的情景。"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两句生动地勾勒出行者穿越崎岖之地,在春雪初晴后的环境中终于到达了一间孤零零的佛堂前的情境。
诗人通过"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这两句话,传达了寺庙内一位长期居住、淡泊名利的老僧形象。老僧对外界的隔绝与淡然,以及他在山中修行多年的坚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孤独。
整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背后的清净世界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寺庙环境与老僧生活状态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静谧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冉冉岁云暮,萧萧班马鸣。
蓐食俟明发,走赴公家程。
江南足粳稌,我仓今既盈。
中吴开饟台,转海趋神京。
国用食为本,均输寄非轻。
上计选才彦,君今及此行。
堂堂紫薇垣,冠佩罗群英。
愿言慎词令,专对贵尽诚。
江湖渺空阔,冰霰浩纵横。
岂不念逸乐,王事靡皇宁。
谖草日已长,春兰亦向荣。
当思倚门望,庶尽君子情。
水浊不见石,云深欲无山。
利欲酷似之,翳彼方寸间。
年来名利嗟已矣,如云过山石沈水底。
不似庄生形槁木,心死灰,又不如瞿昙氏,面壁九年身不起。
物来自解鉴妍丑,事至常思见非是。
始知至静可观动,是非妍丑皆从彼。
静中有乐我素谙,字我静能斯不愧。
春花灿烂秋叶零,岁月奔驰老将至。
静能静能可若何,归全须究曾参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