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
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
力于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
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
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
力于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
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夜读书的情景,以梧桐叶在风雨后初晴时的萧瑟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凉入书堂夜气清"一句,写出了夜晚书房内凉意袭人,空气清新,暗示了诗人深夜苦读的专注与心境。
"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通过"耿耿"形容灯火明亮,"兰膏"象征珍贵的照明,"莲漏"则是古代计时器,这里表示时间已至深夜三更。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夜深未眠,沉浸在历史的思考中。
"力于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诗人感慨自己力量微薄,难以左右世事兴衰,对于忠奸之气的不公感到愤慨,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无奈。
最后两句"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诗人放下书卷,发出长长的叹息,刚要入睡,却被窗外鸡鸣声唤醒,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流转。
整体来看,这首《观史》通过个人的读书体验,融入了对历史兴衰、忠奸不公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个人的道德坚守。
城头栋宇恰三间,楚望凄凉吊屈原。
雨洗山川百里净,风吹语笑一城喧。
乡书莫问经时绝,岁事初惊片叶翻。
南近清淮鲈鳜好,钓筒时问有潜吞。
谬将疏野托交游,平日论心亦有由。
科第联翩叨旧契,利名疏阔少新忧。
清谈已觉忘朱夏,浊酒先防虐素秋。
多病无聊唯有睡,频频诗句未嫌不。
野鹤应疑凫雁苦,夏虫未惯雪霜寒。
隐居颜氏终安巷,垂钓严生自有滩。
破宅不归尘可扫,下田初种水应漫。
退耕尚作悠悠语,拙宦犹须步步看。
欲作彭城数月留,溪山劝我暂忘忧。
城头准拟中秋望,台上迁延九日游。
风气雨余侵近郭,江声风送隐危楼。
汀洲聚散知谁怪,且学漂浮水上鸥。
《再次前韵四首》【宋·苏辙】城头栋宇恰三间,楚望凄凉吊屈原。雨洗山川百里净,风吹语笑一城喧。乡书莫问经时绝,岁事初惊片叶翻。南近清淮鲈鳜好,钓筒时问有潜吞。谬将疏野托交游,平日论心亦有由。科第联翩叨旧契,利名疏阔少新忧。清谈已觉忘朱夏,浊酒先防虐素秋。多病无聊唯有睡,频频诗句未嫌不。野鹤应疑凫雁苦,夏虫未惯雪霜寒。隐居颜氏终安巷,垂钓严生自有滩。破宅不归尘可扫,下田初种水应漫。退耕尚作悠悠语,拙宦犹须步步看。欲作彭城数月留,溪山劝我暂忘忧。城头准拟中秋望,台上迁延九日游。风气雨余侵近郭,江声风送隐危楼。汀洲聚散知谁怪,且学漂浮水上鸥。
https://shici.929r.com/shici/3sIfiT.html
弃掷良宵君谓何,清天流月鉴初磨。
莫辞病眼羞红烛,且试春衫剪薄罗。
莲艳参差明绣户,舞腰轻瘦飐惊鼍。
少年微服天街阔,何处相逢解佩珂。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灯火熏天处处同,暗游应避柏台骢。
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
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年丰。
知君未有南来意,归去相従光与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