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音洞》
《清音洞》全文
宋 / 黄非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群山如削水如渑,一洞清音气味凝。

风送松声归远壑,日移猿影下垂藤。

林僧倚杖看泉脉,野客横琴坐石棱。

回首碧岩钟动处,云台犹在最高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yīndòng
sòng / huángfēixióng

qúnshānxiāoshuǐmiǎndòngqīngyīnwèiníng

fēngsòngsōngshēngguīyuǎnyuányǐngxiàchuíténg

línsēngzhàngkànquánmàihéngqínzuòshíléng

huíshǒuyánzhōngdòngchùyúntáiyóuzàizuìgāocé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清幽景象,以"群山如削,水如渑"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山势陡峭、水流清澈的自然风貌。"一洞清音气味凝",将洞中泉水的潺潺声比喻为清音,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纯净。

接下来的两句,"风送松声归远壑,日移猿影下垂藤",通过风送松涛和日落时分猿猴穿越藤蔓的动态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空灵与生机。诗人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林僧倚杖看泉脉,野客横琴坐石棱",描绘了僧人和游人悠然自得的情态,他们或是观察泉水,或是抚琴静坐,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诗人以"回首碧岩钟动处,云台犹在最高层"收尾,通过钟声和云台的意象,表达了对高处禅境的向往,以及对整个清音洞景色的回味与留恋。

整体来看,黄非熊的《清音洞》以其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静美与人文的和谐。

作者介绍

黄非熊
朝代:宋

黄非熊,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自号南溪处士。仁宗庆历间读书三岛村,得方广岩之胜,作十咏传于世。事见明万历《福州府志》卷五。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十一月五日与才仲弟相别于白沙东门之外怅然久之不能自释乃知谢安石作恶之语不为过也因成八诗奉寄可见别后气味亦可并示京洛间亲旧也·其八

锻以百鍊刚,淬以万里流。

闭门待彊敌,忽见天地秋。

以石投水中,万岁终不浮。

堂堂倚松老,于今忘百忧。

(0)

十一月五日与才仲弟相别于白沙东门之外怅然久之不能自释乃知谢安石作恶之语不为过也因成八诗奉寄可见别后气味亦可并示京洛间亲旧也·其七

往者汪信民,爱我不自胜。

以我如古人,得与子并称。

若士不复有,斯言当伏膺。

期君极膏沃,更作无尽灯。

(0)

观宁子仪朝奉山堂诸石三绝·其三

知公心似山堂石,误落人间几案间。

今日风光已相负,看朱成碧未能还。

(0)

戏赠浃上人

忽逢邗沟道人浃,如见锡山居士秦。

问着世缘浑忘却,知公不是个中人。

(0)

读太真外传

上尽马嵬路,东风吹旧京。

乾坤已新主,草木自秋声。

锦袜千年恨,皇舆万里程。

宁知挽船士,亦有别离情。

(0)

又诗有卜荆溪之意雅合鄙怀因次韵二首·其二

心醉微言九九篇,浩如沧海翕支川。

著书柱史家传道,辟谷留侯世学仙。

蠹简倦推三豕渡,长弓那解两禽连。

极知无用宜幽隐,杜曲无田拟问天。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