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秉钺赋东征,鸭绿秋潮饮马行。
十致半钟辽海粟,百无一练越营兵。
邦传箕子期恢复,乱比公孙待削平。
若说屯田能却敌,向来方略在金城。
中丞秉钺赋东征,鸭绿秋潮饮马行。
十致半钟辽海粟,百无一练越营兵。
邦传箕子期恢复,乱比公孙待削平。
若说屯田能却敌,向来方略在金城。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寄万伯修经略朝鲜》表达了对经略朝鲜的军事行动的赞赏和期待。首句“中丞秉钺赋东征”,以中丞(高级官员)手持象征权力的斧钺出征,描绘了出师的威严气象。次句“鸭绿秋潮饮马行”则通过鸭绿江边的秋潮,暗示了出征队伍的壮丽行进。
“十致半钟辽海粟,百无一练越营兵”两句,描述了军需充足,士兵训练有素,显示出军队实力的强大。诗人借用“箕子”和“公孙”的典故,前者寓言中箕子期望国家复兴,后者暗指乱世需要像公孙述那样平定叛乱,表达了对恢复和平的热切期盼。
最后两句“若说屯田能却敌,向来方略在金城”,强调了屯田策略对于防御敌人的关键作用,认为过去的成功经验(金城的方略)依然值得借鉴。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经略朝鲜的军事准备和战略眼光,充满了鼓舞人心的战斗豪情。
酿成凉意,带斜阳无数,水禽冲起。
趁晚来、袅袅西风,便荡出柔情,卷来芳字。
喷雪跳珠,送几处、归航天际。
甚枫边蓼外,岁月淘残,有恨难洗。
湖心采莲棹舣,记悄侵袜素,偷涴裙翠。
待重弹、呜咽琵琶,怕吹上青衫,湿和红泪。
一样盈盈,那重认、镜中瞳子。
但年年宾鸿照影,暗惊憔悴。
黄鹄黄鹄,双飞双宿。中道失其雄,孤雌悲逐逐。
悲逐逐,呜呜呜,奋绝欲与雄俱徂。
不念毁巢室,念此黄口雏。黄口之雏,伊谁之哺。
忍死哺雏,庶弗殆厥祖。我雏毣毣,我心孔鞠。
我雏扬扬,我心斯降。高山有鸟,九苞其章。
怜我寒饥痛我孀。谓我雏兮,于烨其光。
饲我以玉之粒,醴之酹,不我身□杀,也谓世之祥。
呜呜我雄,曷弗我将。海兮桑,山兮砺,矢与雄兮俱。
顾语雏,顾语雏。凤之德,勿尔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