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城曲·其四》
《石城曲·其四》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大艑十八橹,长篙如竹林。

张帆看风色,知是下江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路航行图景,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船行江上的壮阔与动态之美。

“大艑十八橹,长篙如竹林。” 开篇即以“大艑”(大型船只)和“十八橹”(十八支船桨)描绘了船只的规模与动力来源,形象地展示了船只在江面上航行时的雄伟气势。接着,“长篙如竹林”一句,将长长的竹制撑杆比作一片茂密的竹林,既突出了撑杆的数量之多,也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

“张帆看风色,知是下江陵。” 最后两句则聚焦于航行过程中的关键动作——张帆。船员们根据风向调整帆位,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顺应,也是对航行技术的精准运用。通过“知是下江陵”的表述,暗示了目的地的明确,同时也透露出对即将抵达彼岸的期待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上航行的生动画面,不仅展现了古代航海技术的精湛,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与航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远方目的地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琴鹤楼

湖上青山太不情,年年冷笑行人行。

寺门老柳争舒眼,看尽别离浑不管。

琴鹤楼,何不移去荒溪之侧穷严幽,我不复见何怨尤。

乃当湖山花木最佳处,葡萄深杯酾红油。

一时朋友自胶漆,万古弟兄曾劝酬。

黄垆黄垆非少壮,不须邻笛增恓怆。

成佛生天本是虚,求官作达夫成妄。

西冷依旧好风烟,回首经今十年。

吟魂醉魄难呼取,独立西江三板船。

(0)

早春

朔风初定雪初晴,遥见春晖上槛明。

三尺游鱼冰下见,一行归雁柳梢横。

香炉茶铫随宜置,茸帽筇枝称意行。

已是上元镫节过,市楼犹听夜吹笙。

(0)

郭璞墓

浪飞打船头,回溅射江破。

我欲往金山,郭璞墓边过。

景纯昔赋江,博丽恣顿挫。

《尔雅》与《山经》,手注分余唾。

或言鼍精化,人尝伺其卧。

故老云入江,下撼金山座。

出语山如莲,茎小承葩大。

此论虽诞绝,形理妙虚课。

葬经亦流传,青乌家倡和。

何为埋水中,骨肉自投堕。

当时树閒巢,赠衣刑卒荷。

岂独死后骸,一任付泥涴。

俗说戒其子,反语遭弄播。又云桴载?,旋转如水磨。

直下千尺安,沙涌墓一个。

到今成此山,世世仙可贺。

异说当孰主,孤屿天偶作。

《游仙诗》或信,兹亦疑冢佐。

(0)

吴越武肃王祠

石镜山荒岁屡更,家王遗像肃朱甍。

萧森锦树秋风色,帖妥涛江白日声。

欧史世家难尽信,龙门年表有公评。

顺天不独能存祀,犹仗临安作宋京。

(0)

浦口题壁

西风飒飒暮云生,驴背长驱古北平。

渡口桃花三十里,半林黄叶作秋声。

(0)

桃源舟中

万山历尽一江平,天许乘风破浪行。

沅水已过湘水近,滇云遥隔楚云生。

沿溪渔父频回棹,夹岸桃花半落英。

我欲泊舟寻大隐,仙源鸡犬莫相惊。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