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飞打船头,回溅射江破。
我欲往金山,郭璞墓边过。
景纯昔赋江,博丽恣顿挫。
《尔雅》与《山经》,手注分余唾。
或言鼍精化,人尝伺其卧。
故老云入江,下撼金山座。
出语山如莲,茎小承葩大。
此论虽诞绝,形理妙虚课。
葬经亦流传,青乌家倡和。
何为埋水中,骨肉自投堕。
当时树閒巢,赠衣刑卒荷。
岂独死后骸,一任付泥涴。
俗说戒其子,反语遭弄播。又云桴载?,旋转如水磨。
直下千尺安,沙涌墓一个。
到今成此山,世世仙可贺。
异说当孰主,孤屿天偶作。
《游仙诗》或信,兹亦疑冢佐。
浪飞打船头,回溅射江破。
我欲往金山,郭璞墓边过。
景纯昔赋江,博丽恣顿挫。
《尔雅》与《山经》,手注分余唾。
或言鼍精化,人尝伺其卧。
故老云入江,下撼金山座。
出语山如莲,茎小承葩大。
此论虽诞绝,形理妙虚课。
葬经亦流传,青乌家倡和。
何为埋水中,骨肉自投堕。
当时树閒巢,赠衣刑卒荷。
岂独死后骸,一任付泥涴。
俗说戒其子,反语遭弄播。又云桴载?,旋转如水磨。
直下千尺安,沙涌墓一个。
到今成此山,世世仙可贺。
异说当孰主,孤屿天偶作。
《游仙诗》或信,兹亦疑冢佐。
这首清代朱筠的《郭璞墓》描绘了诗人游览郭璞墓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浪花拍打船头的景象,引出对郭璞墓的联想。郭璞是古代著名的学者,曾著述丰富,如《尔雅》与《山经》的手注,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诗人想象郭璞墓的传说,如鼍精化龙、墓地风水对金山的影响,以及墓地奇特的形状,如莲花般的山体。
诗中融合了神话传说和葬经之说,质疑墓葬于水中的原因,以及民间对于墓葬习俗的不同理解。诗人认为这些奇异的说法难以判断真伪,可能是自然巧合或后人附会。最后,诗人将郭璞墓视为一座神秘的孤岛,甚至可能是一个疑冢,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整首诗以游历郭璞墓为线索,穿插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