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镜山荒岁屡更,家王遗像肃朱甍。
萧森锦树秋风色,帖妥涛江白日声。
欧史世家难尽信,龙门年表有公评。
顺天不独能存祀,犹仗临安作宋京。
石镜山荒岁屡更,家王遗像肃朱甍。
萧森锦树秋风色,帖妥涛江白日声。
欧史世家难尽信,龙门年表有公评。
顺天不独能存祀,犹仗临安作宋京。
这首清代诗人钱载的《吴越武肃王祠》描绘了一处历史遗迹的沧桑与庄重。首句“石镜山荒岁屡更”,以石镜山的荒凉和岁月变迁开篇,暗示祠堂历经风雨,见证了时代的更迭。次句“家王遗像肃朱甍”则聚焦于祠堂内的武肃王画像,朱红色的屋脊烘托出神圣而严肃的氛围。
接下来,“萧森锦树秋风色”描绘了祠前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增添了祠堂的寂寥与历史感。而“帖妥涛江白日声”则通过江水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祠堂周围的自然环境,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江涛与时光的对话。
“欧史世家难尽信,龙门年表有公评”两句,诗人指出虽然史书记载可能有所偏差,但祠堂的存在和龙门年表中的评价,仍然体现了人们对这位武肃王的敬仰和公正的评判。
最后,“顺天不独能存祀,犹仗临安作宋京”表达了对祠堂得以保存并寄托着人们对故国南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物,展现了祠堂的历史厚重和诗人的情感寄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绛扉半掩,红板斜欹,深院人静。
碎玉鸣琴,暗水自流花径。
紫藤开,绯桃谢,阑珊芳事无多剩。
奈何春,问归来燕子,可能重省。
记那日、来台饮渌,绣幕围香,何限风景。
树底栏干,时有步尘鬟影。
罗袂已随蝴蝶化,画廊忍得蘼芜冷。
罢登临,渐消磨,少年游兴。
飕飕万翅连云起,寒声半空围绕。
秃树荒村,斜阳古寺,啼得江南秋老。萧疏画稿。
趁黄叶零星,有时飞了。
远影依微,数行吹入暮天小。
客窗易惊岁晚,正乡心缭乱,闲数归鸟。
接翼绳行,栖枝墨点,冷话西风林表。霜华信早。
问前度昭阳,带愁多少。唤醒残更,月斜钟又晓。
珠帘影挂银河,看万顷秋波,照成冰雪。
嫩凉乍引,钗纹露洗,鬓丝烟织。
青山空翠远,认镜里、眉痕新画出。
试听取、三尺琼箫,定有凤凰飞集。
勾留十载西湖,正独自疏狂,雾鬟轻别。
玉尊同泛,香弦偶语,让君高逸。
芙蓉都睡了,笑薄梦、游仙人未识。
但瞒过、几叶渔舟,更谁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