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目二首·其二》
《即目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动非求进静非禅,咋舌吞声过十年。

溪涨浪花如积石,雨晴云叶似连钱。

干戈岁久谙戎事,枕簟秋凉减夜眠。

攻苦惯来无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鲜。

(0)
注释
动非求进:并非追求晋升。
静非禅:并非入定修行。
咋舌吞声:沉默寡言。
过十年:度过十年。
溪涨:溪水上涨。
浪花如积石:浪花堆积如石头。
雨晴云叶似连钱:雨后云朵像铜钱。
干戈:战争。
岁久:多年。
谙戎事:熟知军事。
枕簟秋凉:秋天枕席凉意。
减夜眠:减少睡眠。
攻苦惯来:习惯了刻苦。
无不可:没有什么不能。
寸心如水:内心纯净如水。
但澄鲜:只求清澈。
翻译
并非追求晋升或入定,而是沉默寡言度过了十年。
溪水上涨,浪花堆积如石头,雨后天晴,云朵像铜钱般连片。
经历战乱多年,深知军事之事,秋天夜晚,枕席凉意让人睡眠减少。
习惯了刻苦,没有什么不能承受,内心纯净如水,只求清澈明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名为《即目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修养与内心世界的诗歌。

“动非求进静非禅,咋舌吞声过十年。”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外界的喧嚣和自己的内在修为有一种超然的态度。虽身处世俗,但内心却保持一种静默与禅意,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溪涨浪花如积石,雨晴云叶似连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和领悟。溪水激荡,其浪花犹如堆积的岩石;雨过天晴,云层就像串联在一起的铜钱。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连贯。

“干戈岁久谙戎事,枕簟秋凉减夜眠。”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军旅生涯的熟知和对战争的深刻理解。长期从军,使得诗人对战事有着深入的了解;而在秋夜清凉之时,即便枕戈待旦,也难以安然入睡,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宁与忧虑。

“攻苦惯来无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鲜。” 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精神状态的一种自我肯定。面对生活中的困顿和痛苦,诗人已习以为常,认为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克服的;而自己的心灵,就像清澈见底的水一般,只要保持纯净,便能始终如一地保持清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坚韧不拔的个性,以及他对于生活、战争与精神修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三十史

立自轩辕古,布来方册新。

记从言动直,体贵质文彬。

董笔曾诛赵,迁书善过秦。

宫墙如吁俊,堪作六经臣。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三星

尧典授时古,泰西辨纪新。

降娄还主鲁,鹑首亦当秦。

谁应严陵客,还思传说臣。

庶民从所好,慎矣譬辰人。

(0)

六兼斋口号

湖山雅号赏心主,风月堪称乐事宾。

若问六兼斋好处,率逢美景与良辰。

(0)

昆明雨泛·其三

蓄水原来为农务,灌畦湖浅也何妨。

烟丝中有予心乐,到处鳞塍遍插秧。

(0)

南红门外·其三

杏红李白柳青丝,黄鸟缗蛮语亦奇。

春色春声饶野趣,垂鞭佳处意为迟。

(0)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一载时堂

云水相澄上下鲜,坐来惟爱手芸编。

流阴每拟惜陶侃,仰止兼因溯史迁。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