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自轩辕古,布来方册新。
记从言动直,体贵质文彬。
董笔曾诛赵,迁书善过秦。
宫墙如吁俊,堪作六经臣。
立自轩辕古,布来方册新。
记从言动直,体贵质文彬。
董笔曾诛赵,迁书善过秦。
宫墙如吁俊,堪作六经臣。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史”。诗中以“史”为题,探讨了历史记录与编纂的重要性。
首句“立自轩辕古”,开篇即追溯到黄帝时代,表明历史的悠久与深远。接着“布来方册新”,指出历史记录方式从古至今的变化,从口头传说到文字记载,再到后来的书籍出版,体现了历史记录手段的进步。
“记从言动直,体贵质文彬”两句,强调历史记录应真实反映人物言行,同时在形式上追求质朴与文雅并重,既要有严谨的事实依据,也要有优美的表达方式。
“董笔曾诛赵,迁书善过秦”引用了司马迁和班固两位著名史学家的事迹,前者因公正记录而被后人称颂,后者则因其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而为人所知。这两句话通过典故,表达了对公正客观历史记录的推崇。
“宫墙如吁俊,堪作六经臣”最后两句,将历史记录者比作宫墙上的智者,他们如同孔子、孟子等儒家经典中的圣贤一样,能够洞察历史的真谛,为后世提供宝贵的智慧和指导。这里强调了历史记录者的责任重大,他们的工作对于传承文化、启迪后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记录与编纂的探讨,表达了对历史研究者及其工作的高度尊重与赞扬,同时也强调了历史记录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对后世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