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阴那山》
《游阴那山》全文
明 / 盛端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云叆叇日斜阳,人掠溪流访法王。

不灭不生繇自在,无三无二一乘藏。

帷灯闪烁优昙湿,山月玲珑柏子香。

远策特为寻结社,白莲何事已亡羊。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盛端明的《游阴那山》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夕阳西下的景象,以及诗人探访法王寺的所见所感。

首联“山云叆叇日斜阳,人掠溪流访法王”描绘了一幅山间云雾弥漫、夕阳映照的画面,同时点明了人物活动——访法王寺。这里的“叆叇”形容云雾浓厚,“掠”字生动地表现了人在溪流边快速行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颔联“不灭不生繇自在,无三无二一乘藏”转入对法王寺精神内涵的思考。通过“不灭不生”、“无三无二”的表述,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自由,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性,即无论生死、无论世间万物,皆在佛法的包容之中,体现了佛法的自在与超越。

颈联“帷灯闪烁优昙湿,山月玲珑柏子香”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帷灯的闪烁与优昙花的湿润,以及山月的玲珑与柏子的香气,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和嗅觉上的感受,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尾联“远策特为寻结社,白莲何事已亡羊”表达了诗人探寻佛法、寻求心灵归宿的愿望,同时也蕴含了一丝对佛法实践中的困惑与反思。白莲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纯洁与理想,而“亡羊”则可能是对现实与理想的某种失落或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盛端明
朝代:明

(1470—1550)广东饶平人,字希道,号程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检讨。累迁右副都御史,督粮储于南京。后被弹劾罢职家居。自言能炼长生丹药。因陶仲文荐,并得严嵩之助,召为礼部右侍郎。寻进礼部尚书。但食禄不治事,供奉药物而已,士大夫以之为耻。
猜你喜欢

全上人之仰山

集云峰下四藤条,千载谁知恨未销。

去去全身担荷得,石龙依旧碧岧峣。

(0)

樊路分为母陈安人请赞

母仪慈淑,阃范持循。善行冰雪,寿骨松椿。

雍容堂上兮凤霞俨俨,罗列堂下兮兰玉诜诜。

厚德阴储兮留乎奕叶,和气辑睦兮浃乎乡邻。

媲城东之作家兮付佛身于等幻,秉月上之迅机兮应日用而常亲。

若问其中转身处,虚空揣出妙无痕。

(0)

偈颂五十一首·其三十六

痴痴兀兀,乖乖厓厓。水乳和同,肝胆楚越。

共倚阑干舒笑眼,四山松桂动秋风。

(0)

投机偈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仞峰头独足立。

骊龙颔下夺明珠,一言勘破维摩诘。

(0)

偈颂十一首·其四

高高峰顶云,散作人间雨。

一句绝誵讹,相逢莫错举。

不错举,猫儿偏解捉老鼠。

(0)

行堂请赞

发鬅鬙,貌棱层。没些火种,刚要传灯。

破无准之有准,起南能之不能。

有不会佛法者,许伊是个师僧。

恐人无信,立此为凭。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