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万仞峰头独足立。
骊龙颔下夺明珠,一言勘破维摩诘。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仞峰头独足立。
骊龙颔下夺明珠,一言勘破维摩诘。
这首诗名为《投机偈》,是宋代僧人释义怀所作。它以数字起笔,"一二三四五六七",看似随意却寓含深意,象征着七个步骤或阶段。接下来的"万仞峰头独足立",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高峻险峰之巅独立不倚的境况,寓意修行者的心境超越世俗,达到极高境界。
"骊龙颔下夺明珠",运用神话典故,比喻智慧如骊龙颔下的明珠,珍贵而难得,暗示了佛法中的真知灼见。最后一句"一言勘破维摩诘",维摩诘是佛教中智慧的象征,"一言"即一语中的,表达出禅宗讲究顿悟,一句话就能揭示佛法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禅修智慧的追求和对佛法精髓的独特见解,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双燕立虹梁。
东风外、烟雨湿流光。
望芳草云连,怕经南浦,葡萄波涨,怎博西凉。
空记省,浅妆眉晕敛,罥袖唾痕香。
春满绮罗,小莺捎蝶,夜留弦索,么凤求凰。
江湖飘零久,频回首、无奈触绪难忘。
谁信温柔牢落,翻坠愁乡。
仗玉笺铜爵,花间陶写,宝钗金镜,月底平章。
十二主家楼苑,应念萧郎。
王孙去后几时归。
音信全稀。
绿痕染遍天涯草,更小红、已破桃枝。
此恨无人共说,梦回月满楼时。
只应明月照心期。
一向舒眉。
若还早遂蓝桥约,更不举、玉盏东西。
怎望黄金屋贮,只图夸道于飞。
始吾与林子,周旋大江东。
子方清且贫,简瓢屡云空。
劲气凛不折,耿耿如长虹。
明年擢高科,对策大明宫。
一尉迟五年,出入无奴僮。
再见湘水滨,凛凛复昔同。
招徕元戎幕,泛绿依芙蓉。
小生敢相吏,故人傥相从。
云胡岁未竟,决去如霜鸿。
挽之不可留,聊复少从容。
老我慵且钝,栽培欠深功。
子进未可量,德业方崇崇。
永怀昔君子,和气填心胸。
濂溪霁月明朗,伊水春风融。
至今想其人,犹为起敬恭。
天资贵强矫,学力无终穷。
我如石之顽,迟子相磨礲。
子质虽玉莹,可废它山攻。
雁峰毋久留,来思灵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