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中秋之日,出家住持事毕。
临行自己尚无,有甚虚空可觅。
戊午中秋之日,出家住持事毕。
临行自己尚无,有甚虚空可觅。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才所作的《集众付寺事偈》,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的精髓。
“戊午中秋之日,出家住持事毕。” 开篇点明时间地点与事件,中秋佳节,释智才完成住持职务的交接,离开寺院。中秋之夜,月圆人团圆,而他却在这一特殊时刻结束了一段修行生涯,充满了禅意的宁静与淡泊。
“临行自己尚无,有甚虚空可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道出了禅宗的真谛。释智才在即将离开之际,内心已无所牵挂,所谓“自己尚无”,即是指他已经达到了物我两忘、心空如镜的境界。而“有甚虚空可觅”则进一步强调,即使在如此空灵的状态下,也无需再寻找什么,因为一切虚空皆是自心的映照,无需外求。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叙述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释智才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以及他对自我超越的追求。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境界,让人感受到禅宗修行的深邃与美妙。
淮海才名,廿余载、词场独步。
叹落落、东原抱膝,翛然环堵。
挟策长安欣会面,相如小试梁园赋。
冠群英、不愧旧家声,方城祖。樽前指,津亭树。
别后咏,江云句。论文章风义,都堪千古。
新柳堂边书带长,芙蓉墅畔秋云护。
趁西风、重听广陵涛,江村暮。
仙风清玉佩,香雾蔼云鬟。
紫台招手,醉骑白凤上高寒。
曾记五云深处,缥缈琼楼十二,宝界晃三千。
回首人间梦,一落忽经年。羽衣轻,胡床冷,洞箫闲。
肺肝冰雪,孤光一点最相便。
可是嫦娥有意,付与婵娟千里,今夜尽人看。
起舞答清兴,歌罢唾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