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黄鹂,凤子群相趁。香国翩跹,自小生来韵。
韩凭绿径沾愁,宋玉红墙牵恨。镇日桃花门巷。
轻狂尽。漆园晓梦方酣,不管人春困。
罗巾扑后,怪粉残香褪。
拖时裙钗难分,飞上钗梁欲晕。恐被多情错认。
紫燕黄鹂,凤子群相趁。香国翩跹,自小生来韵。
韩凭绿径沾愁,宋玉红墙牵恨。镇日桃花门巷。
轻狂尽。漆园晓梦方酣,不管人春困。
罗巾扑后,怪粉残香褪。
拖时裙钗难分,飞上钗梁欲晕。恐被多情错认。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扑蝴蝶·咏蝶》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以紫燕黄鹂和凤子(蝴蝶)为引,展现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香国翩跹"四字,形象地刻画了蝴蝶在花丛中轻盈起舞的姿态,透露出它们天生的韵致。
接下来,诗人借韩凭和宋玉的爱情典故,赋予蝴蝶情感色彩,暗示它们也承载着人们的愁绪和遗憾。桃花盛开的门巷,增添了画面的浪漫气息,而蝴蝶的“轻狂”行为,更显其自由不羁。
"漆园晓梦方酣"一句,将蝴蝶比作梦境中的主角,即使春困袭来也不顾,展现出其忘我之态。"罗巾扑后",描述了女子试图捕捉蝴蝶的动作,但蝴蝶却在罗巾间留下残香,让人感叹其难以捉摸。最后,蝴蝶飞上钗梁,仿佛醉态朦胧,可能被人误以为是女子的多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蝴蝶的动态与人的感情世界巧妙融合,既有自然之美,又富有情感深度,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咏蝶佳作。
闷闷之暑不可耐,走马来寻灵迹怪。
山深树老龙屈蟠,洞阔云寒鼠飞败。
崭然角立九关锁,势铄晴空生险隘。
流泉奔荡一声雷,倒擘悬崖舞澎湃。
上岩拖下水晶帘,下岩击碎琉瓈派。
天风吹作六月寒,辟易精神心胆快。
宜搜得此天下奇,恍然坐我神仙界。
虽与金樽映翠杓,亦有山肴供晚嘬。
解衣磅礴舞翠阁,笔端写作诗中画。
举世竞宠利,嗜进无肯休。
山林槁项辈,又乏经济谋。
朅来半隐寮,再拜瞻吕侯。
袖手辞富贵,结庐清且幽。
我从为儿时,久矣闻风流。
父老数时贤,若人真少俦。
已覆金瓯名,姑作绿野游。
四海望霖雨,争欲挽之留。
向来钓璜老,一出扶宗周。
廊庙方侧席,公肯幡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