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久雨无聊成两诗呈秀叔并简继韩·其二》
《久雨无聊成两诗呈秀叔并简继韩·其二》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避湿屋多漏,怯寒窗不开。

龙涎时吐雾,麈尾任生埃。

独与韦编对,谁能蜡屐来。

天知蚕麦病,愿唤雨师回。

(0)
注释
避湿:指房屋因潮湿而需要避免居住。
漏:指房子漏水。
怯寒:害怕寒冷。
龙涎:古代的一种香料,此处形容香气缭绕。
吐雾:散发出雾气。
麈尾:古人的拂尘。
韦编:用牛皮绳编连的竹简,代指书籍。
蜡屐:涂蜡的木屐,古代文人雅士的装束。
蚕麦病:指蚕麦等农作物遭受病害。
雨师:古代神话中的司雨之神。
翻译
避湿的房子常有漏水问题,怕冷的窗户不敢打开。
龙涎香不时散发出雾气,麈尾(古人拂尘)任由灰尘积聚。
独自面对堆积如山的书籍,又有谁能穿着涂蜡木屐来访呢?
上天啊,我知道农桑作物正受病害困扰,但愿能请来雨神回归降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久雨天气下人们生活困顿的画面。"避湿屋多漏,怯寒窗不开"表达了居住环境的潮湿与寒冷,以及对外界的封闭状态。接下来的"龙涎时吐雾,麈尾任生埃"则形象地展示了室内的湿润和尘埃无处不在,龙涎指的是蜘蛛网,它在湿气中时常吐出雾气,而麈尾(一种动物的毛)随意生长着灰尘。

诗人接着写道"独与韦编对,谁能蜡屐来",这里表达了孤独和无聊的情绪,以及对外界联系的渴望。韦编是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式,这里用以比喻书籍成为了诗人的唯一伴侣,而蜡屐则是指古代的一种信使系统,诗人询问在这种孤独中,有谁能够像蜡屐那样传递信息或带来希望。

最后两句"天知蚕麦病,愿唤雨师回"表现了诗人对久雨不止的担忧,以及对自然和谐状态的渴望。这里的“蚕麦”指的是蚕豆与小麦,即农作物,而“病”则是久雨导致的灾害。诗人希望天知道这些,愿意呼唤能带来雨水的雨师(古代神话中掌管降雨的神祇)回来,以结束这无尽的干旱。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环境和外部世界的描绘,展示了久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心灵上的压抑,同时也寄托着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希望与改变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火泉纪

火燄山之麓,水石生于谷。

遇旱水不枯,悬厓挂飞瀑。

源头有火泉,泉达火亦然。

涓涓炎炎聚,赫濯但无烟。

燄或升数尺,风扇火铄石。

石泐黝而坚,焦土磺气炙。

投木火猝高,烟起如焚膏。

奚堪调鼎鼐,只可涤氄毛。

我闻温泉天下有,又知火泉世界无。

夜光遍烛昼不熄,开台久已炫舆图。

五行本相生,亦有互相剋。

水火既同居,偏成此奇特。

太极分两仪,天地定位之。

山泽通其气,阴阳何差池。

古有甘泉赋,今见火泉窟。

蕞尔一台阳,怪事书咄咄。

土宇厚版章,番界搜未得。

尚有玲珑号玉山,晴明可望不可即。

(0)

宿中山曹氏村塾·其一

路转圆林外,山居夹涧中。

画田仍旧井,问俗有遗风。

水潴鸭头绿,花飞龙爪红。

自安耕凿古,日课两三童。

(0)

南社大会遣怀

沦落谁同病,琴樽亦自雄。

谈天笑邹子,缩地羡壶公。

感旧须眉白,哀时眼泪红。

腰间三尺剑,龙气欲腾空。

(0)

自吟拙作因有所怀用香山原韵

人生贵适意,安用妄营为。

汲泉品佳茗,兴到便吟诗。

诗成不雕琢,一任人嘲嗤。

或题招隐句,或裁游仙词。

时时自吟咏,悠悠寄所思。

所思在古人,古今不同时。

韦柳与元白,夙昔梦见之。

虫鸟鸣天籁,春秋各有司。

问我何为者,我亦不自知。

(0)

乙未五月朔越日全台绅民权推唐中丞总统民主国有纪

天祚扶馀未可知,两河忠义盼星旗。

陈桥拥赵兵虞变,酂国封韩帝不疑。

执梃降番尊使相,筑台朝汉长蛮夷。

五洲琛赆图王会,海上楼船望六师。

(0)

曹仁宪谨荣寿·其一

溯厥生平学问醇,巍巍科甲独超伦。

无双国士无双品,第一风流第一人。

十载读书酬素愿,九重侧席重儒珍。

欣然出宰东瀛地,为国为民共此身。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