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命三申力敢辞,转于遇晚属深思。
枘方几适循时制,弦直真烦圣主私。
心有温公元己病,迹如樊子故无奇。
秋瓜落尽曾根蒂,祗恐归时异去时。
召命三申力敢辞,转于遇晚属深思。
枘方几适循时制,弦直真烦圣主私。
心有温公元己病,迹如樊子故无奇。
秋瓜落尽曾根蒂,祗恐归时异去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俊所作的《召命书怀(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朝廷召唤时的复杂心情和深沉思考。
首联“召命三申力敢辞,转于遇晚属深思。”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面对多次召唤,内心虽有抗拒,但最终还是深思熟虑后决定接受。这里既有对朝廷召唤的尊重,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颔联“枘方几适循时制,弦直真烦圣主私。”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时局的理解和对君主的考量。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性格刚直,但在当前的局势下,可能难以适应,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评估,也是对君主的体谅与理解。
颈联“心有温公元己病,迹如樊子故无奇。”诗人以温公自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疾病——即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担忧。同时,又以樊子自喻,表明自己行事平凡,没有特别的奇才异能,这既是一种自我谦虚,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尾联“秋瓜落尽曾根蒂,祗恐归时异去时。”诗人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政治漩涡中的处境。秋瓜比喻自己的政治生涯,曾经的根基如今已消失殆尽,担心再次归来时,情况会与离开时大不相同,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既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对君主的忠诚与体恤。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出处两茫然,低徊每自怜。
本无经国术,仍乏买山钱。
故邑三千里,他乡二十年。
力微归计杳,身远客心悬。桃李谁家树?
禾麻傍舍田。鹑衣秋屡结,蜗室岁频迁。
逝水终难复,寒灰更不然。
久要成龃龉,多病复沈绵。
俯仰衷情倦,栖迟野性便。
延徐谁下榻,访戴独回船。
耻洒穷途泣,閒修净土缘。
谈玄分上下,味道悉中边。
有相皆虚妄,无才幸苟全。
栖云同白鹿,饮露效玄蝉。
高蹈惭真隐,狂歌愧昔贤。
惟馀空念在,山寺日逃禅。
神禹划天堑,横分南北州。
祇今天不限南北,一苇航之如大沟。
洪源发从瞿塘口,崄峡中擘争黄牛。
括汉包湘会沅澧,二妃风浪兼天浮。
青山何罪受秦赭,翠黛依然生远愁。
洞庭微波木叶脱,有客起登黄鹤楼。
老瞒横槊处,酾酒浇江流。
江东数豪杰,乃是孙与周。
东风一信江上发,从此鼎国曹孙刘。
吴南魏北后,倏忽开六朝。
江南龙虎地,山水清相缪。
渡头龙马王气歇,洲边鹦鹉才名留。
新亭风景岂有异,长江不洗诸公羞。
宫中金莲步方晓,后庭玉树声已秋。
何如一杯酒,锦袍仙人月下舟。
解道澄江靓如练,醉呼小谢开青眸。
铁崖散人万里鸥,拙迹今似林中鸠。
不如大贾舶,江山足胜游。
腰缠足跨扬州鹤,楼船不用蓬莱丘。
平生此志苦未酬,眼明万里移沧洲。
乌乎,楚水尾,吴淞头,山河一发瞻神州,孰使我户不出兮囚山囚。
《题钱选画长江万里图》【元·杨维桢】神禹划天堑,横分南北州。祇今天不限南北,一苇航之如大沟。洪源发从瞿塘口,崄峡中擘争黄牛。括汉包湘会沅澧,二妃风浪兼天浮。青山何罪受秦赭,翠黛依然生远愁。洞庭微波木叶脱,有客起登黄鹤楼。老瞒横槊处,酾酒浇江流。江东数豪杰,乃是孙与周。东风一信江上发,从此鼎国曹孙刘。吴南魏北后,倏忽开六朝。江南龙虎地,山水清相缪。渡头龙马王气歇,洲边鹦鹉才名留。新亭风景岂有异,长江不洗诸公羞。宫中金莲步方晓,后庭玉树声已秋。何如一杯酒,锦袍仙人月下舟。解道澄江靓如练,醉呼小谢开青眸。铁崖散人万里鸥,拙迹今似林中鸠。不如大贾舶,江山足胜游。腰缠足跨扬州鹤,楼船不用蓬莱丘。平生此志苦未酬,眼明万里移沧洲。乌乎,楚水尾,吴淞头,山河一发瞻神州,孰使我户不出兮囚山囚。
https://shici.929r.com/shici/VaUhtt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