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召命书怀·其一》
《召命书怀·其一》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召命三申力敢辞,转于遇晚属深思。

枘方几适循时制,弦直真烦圣主私。

心有温公元己病,迹如樊子故无奇。

秋瓜落尽曾根蒂,祗恐归时异去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俊所作的《召命书怀(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朝廷召唤时的复杂心情和深沉思考。

首联“召命三申力敢辞,转于遇晚属深思。”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面对多次召唤,内心虽有抗拒,但最终还是深思熟虑后决定接受。这里既有对朝廷召唤的尊重,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颔联“枘方几适循时制,弦直真烦圣主私。”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时局的理解和对君主的考量。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性格刚直,但在当前的局势下,可能难以适应,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评估,也是对君主的体谅与理解。

颈联“心有温公元己病,迹如樊子故无奇。”诗人以温公自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疾病——即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担忧。同时,又以樊子自喻,表明自己行事平凡,没有特别的奇才异能,这既是一种自我谦虚,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尾联“秋瓜落尽曾根蒂,祗恐归时异去时。”诗人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政治漩涡中的处境。秋瓜比喻自己的政治生涯,曾经的根基如今已消失殆尽,担心再次归来时,情况会与离开时大不相同,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既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对君主的忠诚与体恤。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逃禅室述怀十六韵

出处两茫然,低徊每自怜。

本无经国术,仍乏买山钱。

故邑三千里,他乡二十年。

力微归计杳,身远客心悬。桃李谁家树?

禾麻傍舍田。鹑衣秋屡结,蜗室岁频迁。

逝水终难复,寒灰更不然。

久要成龃龉,多病复沈绵。

俯仰衷情倦,栖迟野性便。

延徐谁下榻,访戴独回船。

耻洒穷途泣,閒修净土缘。

谈玄分上下,味道悉中边。

有相皆虚妄,无才幸苟全。

栖云同白鹿,饮露效玄蝉。

高蹈惭真隐,狂歌愧昔贤。

惟馀空念在,山寺日逃禅。

(0)

访倪元镇不遇

霜满船篷月满天,飘零孤客不成眠。

居山久慕陶弘景,蹈海深惭鲁仲连。

万里乾坤秋似水,一窗灯火夜如年。

白头未遂终焉计,犹欠苏门二顷田。

(0)

题钱选画长江万里图

神禹划天堑,横分南北州。

祇今天不限南北,一苇航之如大沟。

洪源发从瞿塘口,崄峡中擘争黄牛。

括汉包湘会沅澧,二妃风浪兼天浮。

青山何罪受秦赭,翠黛依然生远愁。

洞庭微波木叶脱,有客起登黄鹤楼。

老瞒横槊处,酾酒浇江流。

江东数豪杰,乃是孙与周。

东风一信江上发,从此鼎国曹孙刘。

吴南魏北后,倏忽开六朝。

江南龙虎地,山水清相缪。

渡头龙马王气歇,洲边鹦鹉才名留。

新亭风景岂有异,长江不洗诸公羞。

宫中金莲步方晓,后庭玉树声已秋。

何如一杯酒,锦袍仙人月下舟。

解道澄江靓如练,醉呼小谢开青眸。

铁崖散人万里鸥,拙迹今似林中鸠。

不如大贾舶,江山足胜游。

腰缠足跨扬州鹤,楼船不用蓬莱丘。

平生此志苦未酬,眼明万里移沧洲。

乌乎,楚水尾,吴淞头,山河一发瞻神州,孰使我户不出兮囚山囚。

(0)

题画·其一

僦得城东三亩居,水光竹色照琴书。

晨起开门惊宿鸟,诗成洗砚没游鱼。

(0)

雪后过陈子贞隐居

陶公卜宅南村里,快雪初晴思一游。

树辨微茫来独鹤,橹摇敧侧散轻鸥。

墨池绕溜春冰满,尘榻翻书夕照收。

相见惘然如有失,掉头吟咏出林丘。

(0)

绝句五首·其一

秋至衣裳薄,思归未有涯。

得如江巨孝,处处自将车。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