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左离亭北,幽寻兴亦多。
偶登仙阁坐,又听道童歌。
云远双峰出,林深一鸟过。
长吟无和者,奈此素秋何。
路左离亭北,幽寻兴亦多。
偶登仙阁坐,又听道童歌。
云远双峰出,林深一鸟过。
长吟无和者,奈此素秋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临白云阁的静谧与孤独之感。首句“路左离亭北,幽寻兴亦多”点明了地点与氛围,诗人沿着小路漫步,来到一座离亭旁,这里的环境幽静,激发了他的兴致。接着,“偶登仙阁坐,又听道童歌”描述了诗人偶然登上仙阁,坐下后听到道童的歌声,这歌声或许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增添了诗境的神秘色彩。
“云远双峰出,林深一鸟过”两句,通过远山与深林的对比,展现了广阔而宁静的自然景象。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显得格外神秘;而林深处偶尔飞过的鸟儿,更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这样的景致,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长吟无和者,奈此素秋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在如此清冷的秋天里,他独自吟唱,却无人应和,这种孤独感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引人深思。
匆匆送客出城闉,霜意方高日渐醺。
青嶂倚空先有雪,黄沙匝地半和云。
旌旗明灭随车远,鼓角悲凉隔水闻。
正是无憀一回首,两行白马映红裙。
常民踏车将纳水,今民踏车将出水。
大田不复见沟塍,洪潦汗漫来千里。
昨在会稽固已闻,湖州春雨夏不止。
吹堤卷石冒城郭,馀波之潴此乃是。
至今蒲蠃在民屋,冢树伐尽生葭苇。
茅檐破漏不暇完,父子茕茕瘦相倚。
西风摇落天地秋,下污上莱无所收。
新田今已不可种,问民出水将安求。
水乾鱼虾或易得,且以咀嚼充饥喉。
贫者往往鬻儿女,征徭纷纷复不休。
我从农夫遗斗米,自顾饱食诚堪羞。
四方近日苦穷乏,嗟我有意奚能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