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汝洲三尹观涛》
《李汝洲三尹观涛》全文
清 / 杨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沧海横流一棹还,狂歌曾识旧时颜。

鬓丝禅榻茶烟后,腰鼓重烦说对山。

(0)
鉴赏

此诗《李汝洲三尹观涛》由清代诗人杨浚所作,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观海时的感慨与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波澜与外界自然景象的壮阔。

首句“沧海横流一棹还”,以“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或人生的广阔舞台,“横流”则描绘了大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而“一棹还”则暗示了主人公从外界归来,经历了世事的风浪后,重新回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这一句既写景又寓情,展现了人物在经历人生起伏后,依然能够保持内心平和的品质。

次句“狂歌曾识旧时颜”,“狂歌”表达了主人公在年轻时的豪放与不羁,而“旧时颜”则暗指过去的美好时光与曾经的自我。这一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青春不再的感慨。

第三句“鬓丝禅榻茶烟后”,“鬓丝”形容年老之态,与前文形成时间上的呼应,暗示主人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禅榻”代表了静心修行的生活状态,“茶烟”则是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整个句子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表现了主人公在晚年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一句“腰鼓重烦说对山”,“腰鼓”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仪式或活动,与“对山”形成对仗,寓意着主人公在面对自然景观时,内心有所触动,想要与山对话,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官员在观海时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个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情感体验与哲学思考,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当下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一种平静接受。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杨浚
朝代:唐

《全唐诗》收其《送刘散员赋得陈思王诗明月照高楼》诗1首,小传云为“贞观时人”。按此诗出《文苑英华》卷二八五。从同唱诸人事迹看,此诗应为隋时作。其人是否入唐,尚无确證
猜你喜欢

题王师尹宜晚楼

高捲书帘雨气寒,螺屏拥髻赴沧湾。

去天一握屋上屋,斜日几重山外山。

地展画图增暮景,风吹笑语落人间。

栖鸦已寂归云急,却怪云犹未得閒。

(0)

秋晚斋居·其四

奇字生来识不多,莫烦载酒日相过。

廊空尽有叶堪扫,门冷浑无雀可罗。

肯为功名亏道义,常因课讲费吟哦。

苔荒茅屋归期远,细雨檐花且醉歌。

(0)

和费廷玉·其二

笑人狗走鹿斯奔,父子瓜畦手自耘。

不愿青黄施断木,且将苍白看浮云。

山巾聊友华阳鹤,野饭时羹古涧芹。

显宦何如廉贾好,茜卮千石鲚千斤。

(0)

挽费洁堂·其二

共事咸淳帝,俱生嘉定年。

江湖正寥阔,梁楚忽姻连。

不作武担掾,翻成葛水仙。

岂忘渠剑阁,来闭此荒阡。

(0)

挽许秋浦·其三

青门何在从瓜熟,玉水难忘对竹哦。

政复安车裹轮好,情知老子不婆娑。

(0)

开化寺前古木数株叶密阴繁极可爱系舟其下赋此

古木苍然几岁周,摩空老干荫溪流。

举头未见征帆下,来向清阴系小舟。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