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白云北,重山别有家。
人烟散流水,墟井匝桃花。
卖药通秦市,分蜂识汉衙。
自矜吾道拙,不敢独餐霞。
只在白云北,重山别有家。
人烟散流水,墟井匝桃花。
卖药通秦市,分蜂识汉衙。
自矜吾道拙,不敢独餐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景象。首句“只在白云北”,以“白云”象征高远、清幽的境界,暗示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家园。接着,“重山别有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远离尘世、独立于世的生活状态。
“人烟散流水,墟井匝桃花”两句,运用了典型的田园风光描写手法,将村落、流水、井台、桃花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画面。桃花象征着春日的生机与美好,而“墟井”则代表了乡村生活的日常与淳朴。
“卖药通秦市,分蜂识汉衙”两句,通过“卖药”和“分蜂”这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外界的微妙联系。一方面,他与“秦市”保持着某种经济上的往来,体现了与社会的有限接触;另一方面,“分蜂识汉衙”则可能暗喻了他对官场或权力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顺应。
最后,“自矜吾道拙,不敢独餐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自我肯定与坚持。这里的“餐霞”常被用来形容神仙般的生活,诗人却以“拙”字自谦,表明他并不追求超凡脱俗,而是安于平凡,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这句诗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自嘲,似乎在说,即使如此,也不敢独自享受这份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美好,或许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妥协与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威凤翔九霄,千百但一遇。
苍蝇何所来,满盘挥不去。
吾人一肝肠,未可舍跬步。
掺裾辄经年,把臂速炊黍。
譬如枝上花,风里得暂聚。
天果何意哉,未易测其故。
安得三间茅,藜苋同旦暮。
秋色如行色,别语不得吐。
鹤峰得佳句,尚足慰延伫。
从今夜夜月,伴我照庭户。
取友须四方,不去谁汝絷。
君惭栈豆恋,自了非骏骨。
王郎惠然来,车从暖寒寂。
鸾鹄照清泚,馀子可厮役。
手把一纸书,髯兄我重客。
白虹贯襟袖,新诗玉剖石。
女须翁绝怜,茂苑兰所宅。
殷勤记君意,倚赖耕寸笔。
一朝存没异,怅恨头欲白。
慰眼君自足,有儿况英物。
盘谷宗斯文,向来指正脉。
遗藁敬相授,补亡缀离析。
此翁不可见,此婿未易得。
清江不知日夜长,前日平流吹作浪。
得得来寻白鸟盟,仍唤津人操两桨。
残红渐稀绿渐多,苦留不住如春何。
细看恰有三十日,我醉起舞君当歌。
紫微玉堂九天上,人非仙骨何由往。
舟中俱是斩蛟人,洗眼待观龙虎榜。
夜归错落北斗横,转枕喔喔埘鸡鸣。
一春常嗟睡不足,幸无官事莫相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