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罢命锡归闲,富寿康宁老税冠。
国史标名知骨鲠,邦人图像胜楹桓。
龙飞天上时还暖,鱼跃波心气未寒。
惟我潜心于易理,备知先哲应时看。
天朝罢命锡归闲,富寿康宁老税冠。
国史标名知骨鲠,邦人图像胜楹桓。
龙飞天上时还暖,鱼跃波心气未寒。
惟我潜心于易理,备知先哲应时看。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哲学家程颐对五位老者的画像《睢阳五老图》的赞赏与解读。诗中充满了对这五位老者高尚品德和智慧的赞美,以及他们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贡献。
首句“天朝罢命锡归闲”,描述了这五位老者在朝廷权力更迭后,得以回归宁静生活的情景,暗示了他们的智慧与德行使他们得以避开权力斗争的漩涡,享受晚年之乐。
“富寿康宁老税冠”则赞扬了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不仅长寿且生活幸福,心智健康,犹如冠冕堂皇的象征。
“国史标名知骨鲠”表明这五位老者的名字被载入国家的历史,因为他们正直不阿的品格和对真理的坚持,如同骨头一样坚硬,为后世所铭记。
“邦人图像胜楹桓”指出他们的形象被绘制成画像,悬挂于公共建筑之上,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比传统的楹联更加具有教育意义。
“龙飞天上时还暖,鱼跃波心气未寒”运用自然界的意象,表达了即使在权力更迭、世事变迁之时,这些老者的智慧与精神依然温暖人心,如同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其志向和热情未曾消减。
最后,“惟我潜心于易理,备知先哲应时看”表明诗人自己深研《周易》,理解并欣赏着这些先贤如何顺应时代,以智慧和道德影响后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美《睢阳五老图》中的老者,不仅颂扬了他们的个人品质和社会贡献,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陶令常乞食,颜公亦求米。
古来贤达人,所遇犹若此。
况我与时违,冻馁固其理。
且当守故居,量力营菽水。
得食暂安眠,聚庐亦可喜。
君胡事远游,经旬去乡里。
未得一钱看,反受三春馁。
伊优复伊优,运命固如是。
不见张长公,白首田园里。
墙上蒿,方春擢秀何芃芃。
炎天六月旱无雨,枝叶枯死随飘风。
世情翻覆不可拟,人生有身莫依倚。
君不见樊将军,一朝函首西入秦。
又不见刘越石,仰天长歌握中璧。
三士自残因二桃,子胥终弃吴江涛。
世人见机苦不蚤,何不看取墙上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