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来雪水煮三清,消得明窗乐事并。
漫谓崇高惟辟福,要须辛苦识人情。
收来雪水煮三清,消得明窗乐事并。
漫谓崇高惟辟福,要须辛苦识人情。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閒(其三)》。诗中以“收来雪水煮三清”开篇,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雪水比作清澈的灵性之水,煮之以求得内心的纯净与超脱,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消得明窗乐事并”,进一步阐述了在明亮的窗户下,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这里的“乐事”不仅指物质上的享受,更包含了心灵的愉悦和平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和欣赏。
“漫谓崇高惟辟福”,则揭示了对高大、崇高的理解,认为真正的崇高不仅仅是外在的显赫,更是内心道德品质的高尚和对福泽的开辟。这句诗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提升自我来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福祉的价值观。
最后,“要须辛苦识人情”,指出了解人性的复杂和深刻需要付出努力和艰辛。这句话提醒人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理解和接纳他人的多样性,以及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真诚和善良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句子,探讨了精神追求、生活态度、道德修养以及人际交往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智慧的洞察。
偶来无一关,何必化身上。
下视胶扰中,脱去如覆掌。
我生本山人,说山非妄想。
赋诗亦漫兴,不要世称赏。
与君志同趣,匪但居同壤。
惟惭学不进,莫称年事长。
今人岂无贤,敢谓吾安仰。
不尔简与编,言行富前往。
相期山中读,勿待秋风响。
而我累饥驱,畏途方莽莽。
城阴何有唯蓬翳,为乏人工欠除薙。
连朝阴雨早始晴,照眼黄花惊嘒嘒。
结根失所少陵悲,晚何用好退之诗。
那知是物有奇操,要并岁寒松柏知。
长沙失会面,龙阳将叩门。
君行黄鹤楼,我乃桃花源。
裴回遂两月,问讯非一言。
时时得新作,日日思高轩。
宁知竟相失,有抱阙细论。
闻君方被荐,清庙陈玙璠。
而我政落南,空江撷兰荪。
虽云出处异,得以书疏存。
言之有不尽,笔兮还载援。
惟当道情愫,故尔略寒暄。
扁舟过辞君,落日系高柳。
愧君惜远别,留我饮以酒。
夜深不知罢,感叹屡执手。
书题见晁谢,光怪森在牖。
忆昔蓬山老,实与文靖友。
同登靖康朝,谏疏犹在不。
吾人世其家,树立敢自后。
君才真杞梓,如我乃枯朽。
漂流偶相值,称我不容口。
君今非少壮,我亦惊老丑。
相逢定何日,相勉敢不厚。
老农诚有言,良田务除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