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南山石,槎牙更贯之。
道虽横至宝,谁复赏奇姿。
叹息已云屡,写摹尝有诗。
吾曹从行者,名字亦俱垂。
彼美南山石,槎牙更贯之。
道虽横至宝,谁复赏奇姿。
叹息已云屡,写摹尝有诗。
吾曹从行者,名字亦俱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赠刘进父监庙四首(其三)》。诗中,诗人以南山的奇石为描绘对象,赞美其独特的形态和价值。"彼美南山石,槎牙更贯之",形象地刻画了山石错落有致、连绵不断的景象,展现了石头的自然之美。然而,尽管这些石头蕴含珍宝,却似乎并未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欣赏,"道虽横至宝,谁复赏奇姿"表达了对此的惋惜。
诗人感叹不已,对这些石头的美已经多次表达感慨,并且自己也曾通过诗歌来记录和赞美它们。他提到,包括他在内的同行者,虽然未能亲自赏石,但至少他们的名字会与这些石头的美丽一同流传下来,"叹息已云屡,写摹尝有诗。吾曹从行者,名字亦俱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仰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艺术创作与传承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