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肝尝露,初无舌悔扪。
法行功罪竦,令重阙庭尊。
尽变媮谀俗,仍关佞倖门。
书生在蓬荜,此事付能言。
只有肝尝露,初无舌悔扪。
法行功罪竦,令重阙庭尊。
尽变媮谀俗,仍关佞倖门。
书生在蓬荜,此事付能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寄张珍甫殿院(其四)》。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动物行为的观察,表达了对人世间法治与道德的反思。
"只有肝尝露,初无舌悔扪" 这两句用鲜明的比喻描绘出一种理想状态,即便是最微小的不公也能被发现和纠正,没有丝毫的隐瞒与掩饰。"法行功罪竦,令重阙庭尊" 这一句则表达了对法律严明、赏罚分明的期望,以及对于权力中心的敬畏之情。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 "尽变媮谀俗,仍关佞倖门" 揭示了现实中的扰乱与不公,人们往往会为了私利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依附于权贵之门,以求得益。
最后,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示自己只是一个书生,生活在简陋的蓬荜之中,对于这些重大问题,只能交由有能力的人去处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法治和道德状态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个人能力局限性的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