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半收穫登郊原,攲侧小屋愁夕眠。
是夜大风拔树走,吹倒南壁如崩山。
梦中惊起但呼叫,病仆未动徒豗喧。
驱令燃火遍照燎,瓦甓狼藉满我前。
披衣抱枕欲避去,去此乃是旷野田。
况时风怒尚未息,直恐泾渭遭吹翻。
露坐不免念禾黍,必已刮刷无完根。
六事不和暴风作,尝闻洪范有此言。
昔时大风禾尽偃,上帝盖直周公冤。
方今天子至神圣,惟恐臣下辜其恩。
是何此风乃震作,吹尽秋实伤元元。
有能返风起禾者,亦足表异知所存。
至诚皎洁固不昧,时虽今古同乾坤。
秋半收穫登郊原,攲侧小屋愁夕眠。
是夜大风拔树走,吹倒南壁如崩山。
梦中惊起但呼叫,病仆未动徒豗喧。
驱令燃火遍照燎,瓦甓狼藉满我前。
披衣抱枕欲避去,去此乃是旷野田。
况时风怒尚未息,直恐泾渭遭吹翻。
露坐不免念禾黍,必已刮刷无完根。
六事不和暴风作,尝闻洪范有此言。
昔时大风禾尽偃,上帝盖直周公冤。
方今天子至神圣,惟恐臣下辜其恩。
是何此风乃震作,吹尽秋实伤元元。
有能返风起禾者,亦足表异知所存。
至诚皎洁固不昧,时虽今古同乾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猛烈大风的内心感受与思考。诗中以“秋半收穫登郊原”开篇,描绘了一幅秋季丰收的景象,随后笔锋一转,描述了夜晚大风的肆虐,拔树走壁,仿佛自然界的愤怒。诗人通过“梦中惊起但呼叫”、“病仆未动徒豗喧”等细节,展现了大风带来的惊惧与混乱。
接着,诗人想象自己在野外露坐,忧虑着被风吹刷得无完根的庄稼,表达了对农民生计的深切关怀。引用《洪范》中的“昔时大风禾尽偃”,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暗示大风可能预示着某种天谴或不祥之兆。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有人能“返风起禾”的愿望,即希望有力量能够平息这场灾难,恢复大地的生机,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写,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