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二十一夜雨未止六昼夜水涨寇阻无人入城》
《五月二十一夜雨未止六昼夜水涨寇阻无人入城》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昼夜雨滂沱,平畴变海河。

地如随水去,天岂厌人多。

讨叛犹输粟,攻坚未掩戈。

积阴凝杀气,玄造意如何。

(0)
注释
昼夜:不分日夜。
滂沱:形容雨大如注。
平畴:平坦的田地。
海河:比喻广阔的水域。
随水去:形容地势低洼,被水淹没。
厌人多:暗示天灾对人口众多的担忧。
讨叛:征讨叛乱。
输粟:缴纳粮食作为赋税或军需。
攻坚:攻打坚固的敌人。
掩戈:放下武器。
积阴:长期的阴暗天气。
凝杀气:凝聚出压抑、肃杀的气氛。
玄造:指大自然或天地。
意如何:意图或心情如何。
翻译
日夜大雨倾盆,平坦的田野变为河流。
土地似乎随着水流而去,上天难道嫌人太多而厌倦?
征讨叛乱还须缴纳粮食,面对强敌尚未放下武器。
长期的阴霾凝聚出肃杀之气,大自然的意图是什么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多日的暴雨导致的洪灾景象。开篇“昼夜雨滂沱,平畴变海河”两句,以激烈的笔触描述了连续不断的大雨如何改变了平原,使之成为汪洋一片。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暗含着社会动荡和人心不安的情绪。

“地如随水去,天岂厌人多”两句,则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悲观情怀。诗人通过土地被洪水吞没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天道不仁、自然灾害无法抗拒的无奈感。

接下来的“讨叛犹输粟,攻坚未掩戈”两句,转向了战争和政治动荡的主题。诗人用军事行动的困难来比喻社会矛盾的复杂和解决问题的艰难。

最后,“积阴凝杀气,玄造意如何”则是对整个自然环境和人类心理状态的一种概括。在这场无尽的雨季中,阴霾的天空似乎凝聚了寒冷而又凶险的气息,而诗人对于这种“玄造”的世界——既神秘又充满威胁——的心境是复杂且难以捉摸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反映了宋末元初社会动荡、民生疾苦以及个人情感的沉重。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再赋

金房此去路几千,石濑齿齿秋风前。

丝侵两鬓老不言,竹实已空饥凤眠。

匏笙吹作别离曲,土坏渐异思诸贤。

革屦练服何萧然,木阴缓步寻双泉。

(0)

过玉师室观霅川范生梅花

桃李韵粗俗,江梅清独妍。

幽姿有时睹,如揖姑射仙。

从来丹青手,默数三四贤。

徐熙擅江左,赵子名西川。

中间复谁何,绝特推老边。

风流迨兹泯,范子俄超然。

乃知苕霅胜,秀气常回旋。

斯人非画师,势利不可镌。

兴来即挥毫,游戏三昧前。

一枝岂易得,答子能拳拳。

横斜有馀态,肌粉含霏烟。

我来玩几席,叹赏徒留连。

恨无处士诗,二妙相并传。

(0)

湖上十亭

昔年曾看海阳图,巧状湖山恐见诬。

今日登临真可爱,画图翻觉少工夫。

(0)

送陈初道录

巉岩瘦骨欲成金,云锁三茅洞府深。

莫遣桃花流水出,等閒应被客相寻。

(0)

吕尚书挽歌词

祸患相仍涕泪频,司空坟上草犹新。

鹡鸰花萼空馀子,龙马图书并失人。

遍历名藩今始老,长如寒士本非贫。

如何一日埋金碗,独向清时不秉钧。

(0)

依韵和曾子开舍人从驾孟飨景灵宫四首·其二

夏木阴清气候匀,平明鸾仗簇芳尘。

百年礼乐传宫注,万国衣冠拱庙陈。

红芍药开迎昼永,紫樱桃熟奉时新。

天街自不容生草,布屑由来枉用辛。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