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来不同归,临分俱惨戚。
昨日别家情,何如此时剧。
悠悠北逝川,杳杳南飞翼。
天寒道路遥,相望恒相忆。
同来不同归,临分俱惨戚。
昨日别家情,何如此时剧。
悠悠北逝川,杳杳南飞翼。
天寒道路遥,相望恒相忆。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朋友在安山驿站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
首句“同来不同归”,简洁有力地揭示了主题——两位朋友曾经一同出发,却因命运或选择的不同而无法共同返回。这不仅是空间上的分离,更是情感上的割裂,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临分俱惨戚”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氛围,无论是即将离去的一方还是留下的另一方,都充满了悲伤与哀愁。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离别不仅仅是个人的痛苦,而是成为了两人共同的负担。
“昨日别家情,何如此时剧。”对比昨日与此时的情感强度,强调了离别时刻的沉重与复杂。昨日的离别或许还有期待与希望,而此刻的分别则充满了无尽的忧伤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悠悠北逝川,杳杳南飞翼。”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以“北逝川”和“南飞翼”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川流不息的河水和展翅高飞的鸟儿,既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将越来越远,难以逾越。
“天寒道路遥,相望恒相忆。”最后两句点明了离别后的环境与心境。寒冷的天气和遥远的道路象征着现实的艰难与挑战,而“相望恒相忆”则表达了即使身处异地,两人心中对彼此的思念也不会消减。这种跨越时空的思念,是离别后最深沉的情感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脆弱,以及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绪。它不仅是一次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的表达,触动人心。
圣人御世具,黜陟用明幽。
恒持万里见,若与一室谋。
滇池徼西南,疆理亦中州。
皇明所照烛,犷强悉恬柔。
缅怀国利器,爵禄乃戈矛。
稍乖铨鉴宗,将贻茧丝忧。
况提天官书,往即外府筹。
考择命词臣,得无慎其由。
翰林文夫子,见谓能言流。
受词别知友,大斗釂不酬。
襆被辞夜直,出门戒晨驺。
选林古所难,此事若冥搜。
岂无甲乙簿,珠砾同一收。
施施处士议,劳劳城者讴。
太史制褒贬,在子用春秋。
将令周道正,皇恤楚人咻。
循吏果再见,斯民庶其瘳。
得结数十辈,参错置边陬。
上以昭王度,下以振儒猷。
吾徒分阸远,被服在林丘。
《文子方寓直翰林数日即以使往云南典选诗用识别》【元·柳贯】圣人御世具,黜陟用明幽。恒持万里见,若与一室谋。滇池徼西南,疆理亦中州。皇明所照烛,犷强悉恬柔。缅怀国利器,爵禄乃戈矛。稍乖铨鉴宗,将贻茧丝忧。况提天官书,往即外府筹。考择命词臣,得无慎其由。翰林文夫子,见谓能言流。受词别知友,大斗釂不酬。襆被辞夜直,出门戒晨驺。选林古所难,此事若冥搜。岂无甲乙簿,珠砾同一收。施施处士议,劳劳城者讴。太史制褒贬,在子用春秋。将令周道正,皇恤楚人咻。循吏果再见,斯民庶其瘳。得结数十辈,参错置边陬。上以昭王度,下以振儒猷。吾徒分阸远,被服在林丘。
https://shici.929r.com/shici/a32656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