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采樵者进入深山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这两句开篇即设置了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树重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林木的浓密和层次感,使人仿佛能听见树叶间微风的呢喃。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这两句则从结构上展示了山中道路的曲折与危险,"桥崩"暗示了时间的侵蚀和自然力的无情,而"路险垂藤接"则描写了一种野性生长的植物如何在没有人工修缮的情况下自然形成道路,这既是对自然恢复力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力的一种深切感受。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这两句转换了时间和情境,"日落伴将稀"表达了一天之中光阴的流逝,而"山风拂萝衣"则是对自然界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一种描写,"山风"不仅带来凉意,也似乎在轻抚着采樵者的衣衫,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放松和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长歌"象征着心灵的释放,而"负轻策"暗示了一种旅行者的自在与轻松;"平野望烟归"则是对归宿的一种期待,也许那烟霭背后藏匿的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丰富,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灵魂慰藉的一种生活态度。
修洁孤高,凌霜傲雪,潇然尘外丰姿。
一白无瑕,玉堂茅舍俱宜。
飘飘羽衣缟袂,都不染、富贵膏脂。
调羹事,看水边清瘦,雨后红肥。
偏爱春工尚浅,向南枝信透,东阁香霏。
翠袖犹寒,不禁弱质柔肌。
浑如故人邂逅,聊相与、一笑开眉。
归去晚,任帘栊、深闭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