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又一日,客子尚天涯。
大被连年别,东篱几度花。
浮云飞大漠,征雁去长沙。
欲寄江南信,何时可到家。
重阳又一日,客子尚天涯。
大被连年别,东篱几度花。
浮云飞大漠,征雁去长沙。
欲寄江南信,何时可到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英所作的《重阳后一日庭前对菊因寄舍弟》。诗中描绘了诗人重阳节后的一天,在庭院中面对菊花时的思绪和情感,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
首句“重阳又一日”,点明时间背景,重阳节已过,时间推移,一年又将过去。次句“客子尚天涯”,诗人自指,身处他乡,远离家乡,表达了一种漂泊感和孤独感。
接着,“大被连年别”一句,通过“大被”这一形象,暗示了诗人与家人多年未见,表达了长时间分离的无奈和思念。“东篱几度花”则以菊花的多次开放,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浮云飞大漠,征雁去长沙”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浮云在广阔的沙漠上飘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漂泊无依;而南飞的大雁,本是迁徙的象征,这里却暗含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牵挂和对归家的渴望。
最后,“欲寄江南信,何时可到家”表达了诗人想要给远方的兄弟寄送书信的愿望,但又担心何时才能收到回信,何时才能回到家中,流露出深深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君不闻虞廷盛时凤来仪,圣贤饬戒惟时几。
又不闻商宗肜日雉雊鼎,君臣遇灾克修省。
古来理乱良靡常,居安虑危邦乃昌。
我闻宣和全盛日,廊庙怀安事游逸。
三边不动无烟尘,四海徵求到花石。
紫宸退朝清昼閒,霜林好鸟声间关。
乘閒适意一挥洒,岂意流落传人间。
海上盟寒朔风急,辽水经年断消息。
青城月冷乌夜啼,一枝莫遂鹪鹩栖。
嗟乎虞廷凤,商鼎雉,千载何人知此意。
日落梁园鸟雀悲,龙沙或冇清梦归。
山东钜藩,统府惟六。民物阜蕃,土地饶沃。
宸衷轸之,百司棋布。谁挈其纲,政乃无斁。
乃诏近臣,尔钝尔往。宣朕至怀,参佐其长。
臣钝曰吁,臣恐弗胜。方岳重镇,厥任匪轻。
帝曰俞哉,尔毋固辞。精白一心,力行无疑。
钝拜稽首,即日启行。君臣一心,共底隆平。
我知阎子,有学有文。五色灿然,出类超群。
子之往矣,期建功勋。贮见政绩,迈于古人。
古人有云,尽瘁国事。子尚勉旃,服之毋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