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
几家。短墙红杏花。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
岸上谁家女。太狂颠。笑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
几家。短墙红杏花。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
岸上谁家女。太狂颠。笑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
这首《河传》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图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之美。
首先,开篇“春水。千里。孤舟浪起。”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辽阔的春水画卷,千里之水波光粼粼,一叶孤舟在波浪中起伏,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将梦境与现实巧妙结合,梦中与西施共游,醒来时却只见村巷中夕阳斜照,对比强烈,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几家。短墙红杏花。”描绘了乡村的恬静与生机,几户人家围绕着短墙,墙外是盛开的红杏花,色彩鲜明,充满生命力。接下来,“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晚霞中的乌云酝酿着小雨,一位女子折下花朵,走向岸边,这一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刻画了人物的细腻情感。
最后,“太狂颠。笑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女子的笑声与柳絮的轻盈形成对比,柳絮仿佛被风卷上了天,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也寓意着青春的自由与无拘无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温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
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
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
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能有智,长绳牢把,短梢高携。
任从它,入泥入水无为。
我自心调步稳,青松下、横笛长吹。
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羔豚蒸乳活脔牛,口腹造业誇炰羞。
傥知晚食足当肉,一饱何苦多营求。
先生睡美黑甜处,那闻钟鼓朝鸣楼。
布衾竹枕自稳暖,此念灰冷百不忧。
世间寝食乃日用,众生扰扰如蚍蜉。
昔年我亦走南北,往反万里无停辀。
胸中不作异乡县,有似坐阅十数州。
云山浑如旧过眼,岁月不觉春已秋。
宿君斋屋亦偶尔,更仆笑语久未休。
夜阑各困且打睡,明日饥饱临时谋。
吾道何衰只怆神,六经文字变仪秦。
魏侯酷喜听新乐,中尉生来好杀人。
海鸟错将金奏眩,叶公元爱画龙真。
不逢伯乐休骧首,忽遇长沮莫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