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湖上僧庵》
《过湖上僧庵》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西庵每过未尝开,邂逅清言始此回。

陶令巾车寻壑去,巳公茅屋赋诗来。

奇香炷罢云生岫,瑞茗分成乳泛杯。

便恐从今往还熟,入门猿鸟不惊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shàngsēngān
sòng / yóu

西ānměiguòwèichángkāixièhòuqīngyánshǐhuí

táolìngjīnchēxúngōngmáoshīlái

xiāngzhùyúnshēngxiùruìmíngfēnchéngfànbēi

便biànkǒngcóngjīnwǎngháishúményuánniǎojīngcāi

翻译
每次经过西庵它都不曾开放,这次才因偶然的交谈而开启。
像陶渊明那样乘着巾车漫游山林而去,又如巳公来到茅屋赋诗吟唱。
奇妙的香气燃尽后,云雾在山峦间升腾,珍贵的茶水如乳汁般在杯中荡漾。
我担心从此频繁往来,连猿鸟也习惯了,不再感到惊奇。
注释
西庵:指代一个特定的庵堂。
邂逅:偶然相遇。
清言:清雅的交谈。
陶令:陶渊明的别称。
巾车:古代的一种有帷幕的轻便车。
寻壑:游览山谷。
巳公:虚构或历史上的文人,以其姓氏代称。
茅屋:简陋的草屋。
瑞茗:吉祥的茶叶。
乳泛杯:形容茶水如乳汁般在杯中荡漾。
从今往还:今后的频繁往来。
猿鸟不惊猜:形容环境幽静,连猿鸟也不再感到惊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过湖上僧庵》,描绘了作者偶然造访一座僧人居住的庵堂的经历。首句“西庵每过未尝开”表达了诗人过往常常经过庵堂但未曾进去,这次却因机缘巧合得以进入。次句“邂逅清言始此回”暗示了这次交谈的清新脱俗。

第三句“陶令巾车寻壑去”借用陶渊明的典故,形容僧人如隐士般远离尘世,驾着巾车(竹篮)探寻山川之乐。第四句“巳公茅屋赋诗来”则以巳公(古人对和尚的敬称)自比,表示自己也像僧人一样在庵中赋诗,享受宁静的生活。

第五、六句“奇香炷罢云生岫,瑞茗分成乳泛杯”细致描绘了庵堂内的景象,香烟袅袅升起,仿佛云雾缭绕山峦,僧人烹煮的茶水如乳汁般在杯中荡漾,气氛清雅。

最后一句“便恐从今往还熟,入门猿鸟不惊猜”表达了诗人对庵堂的喜爱和期待,希望今后能常来常往,以至于连猿鸟都习以为常,不会因他的到来而感到惊讶。整首诗通过描绘僧庵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高洁品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次韵李举之县丞秋日偶成·其二

朝来倾耳得街谈,颇说尘容亦可惭。

从事未知三尺守,醉心空向六经酣。

(0)

赠陈教授正仲

益友乎生所愿亲,南来深喜得斯人。

渊源师杜真知体,人物如平岂久贫。

绛帐可能淹教育,掖垣便合掌丝纶。

临行赠我五百字,楚璧隋珠未足珍。

(0)

林主簿明仲挽词·其一

齿德尊乡党,匈中有古今。

箕裘传蕴藻,臧否判崔林。

呼佛知仁政,名轩见道心。

扁舟欲访戴,仙去不容寻。

(0)

安静堂

前贤治迹尚堪寻,留得堂名直至今。

若欲斯民尽安静,要须安静自家心。

(0)

宿饭溪驿·其一

甑屿饱曾见,饭溪名始闻。

老怀如子美,到处不忘君。

(0)

钱再赋二诗复用前韵钱云家无置锥之地寓居僧舍有为题米疏者·其一

老来官况两俱无,惟有诗情寄酒壶。

记取碧澜堂上语,衣冠早挂亦良图。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