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五更风雨,吹尽一汀红树。
旷野寂无人,漠漠淡烟荒楚。
日暮,日暮,谁与暝鸦为主。
昨夜五更风雨,吹尽一汀红树。
旷野寂无人,漠漠淡烟荒楚。
日暮,日暮,谁与暝鸦为主。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如梦令》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宁静的画面。首句“昨夜五更风雨”以夜晚风雨的力度,暗示了前一夜的萧瑟景象,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动荡或生活的变故。"吹尽一汀红树"进一步描绘了风雨过后,满地的红树花瓣被吹落殆尽,显得格外落寞。
接下来的“旷野寂无人,漠漠淡烟荒楚”则渲染了空旷的野外,只有稀疏的淡烟和荒凉的楚地(古代泛指偏远之地)作为陪伴,营造出一种孤独和荒芜的氛围。诗人通过“日暮,日暮”两次重复,强调时间的推移和孤独感的加深,同时也暗示着一天将尽,夜晚即将来临。
最后的“谁与暝鸦为主”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无人相伴、只能与暮鸦为伍的无奈和感慨,寓言性地反映了人生的孤寂和无常。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刘基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