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言蕉护鹿,谁信夔怜蚿。
枫落人同冷,苔延石不言。
臂肝久欲化,陵谷已多迁。
吹梦坠秋雨,无因覆酒船。
争言蕉护鹿,谁信夔怜蚿。
枫落人同冷,苔延石不言。
臂肝久欲化,陵谷已多迁。
吹梦坠秋雨,无因覆酒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的《放言·酒船(其二十)》,以“先”韵入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首联“争言蕉护鹿,谁信夔怜蚿”,以“蕉护鹿”与“夔怜蚿”两个典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世间是非曲直、善恶不分现象的讽刺。鹿与蚿,一为兽中之王,一为微小虫类,而“蕉护鹿”比喻庇护强者,“夔怜蚿”则象征着对弱者的同情,两者并置,揭示了社会中强者欺凌弱者、道德沦丧的现象。
颔联“枫落人同冷,苔延石不言”,通过枫叶飘落与人感伤的相似,以及苔藓蔓延与石头沉默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静默的氛围,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的冷漠。枫叶随风飘落,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易逝;人感伤于落叶,反映了个体在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无力与哀愁。而苔藓在石上蔓延,虽无声却持续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法则,同时也暗示了人事变迁中的恒定与无奈。
颈联“臂肝久欲化,陵谷已多迁”,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臂肝欲化,比喻身体逐渐衰老直至消亡;陵谷多迁,则借用了“山陵变平地,山谷变高原”的典故,象征世事的变迁与不可逆转。这两句诗将个体生命与宇宙变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
尾联“吹梦坠秋雨,无因覆酒船”,以梦境破碎、秋雨无情、无法再覆酒船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梦想破灭、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哀。梦境坠落于秋雨之中,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无法再覆酒船,则寓意着失去的无法挽回,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我家娇女齐蕙芬,媚如春月回微光。
终朝据案弄卷轴,清吟婉转调莺簧。
今年十二解声韵,七字五字吟琅琅。
亦知弱腕乏警策,颇有慧语馀清锵。
闺门尚德不尚艺,四诫初不夸词章。
岂知陶冶有妙用,能使冰炭消中肠。
温柔敦厚本诗教,幽閒贞静传闺房。
但令至性得浚发,勿务浮艳鸣荒唐。
我昔南楼强解事,力穷汉魏兼齐梁。
即今所得尚无几,颇觉辛苦难为偿。
怜汝娇憨亦不恶,岂必刘鲍争低昂。
作诗因汝感畴昔,祇恐明镜生秋霜。
书生坐一室,凿空谈两戒。
既未足迹经,岂免多所怪。
繄余披短衣,三年歌出塞。
巍巍大境门,揽胜兹游再。
晓日明战场,微风净埃壒。
万帐屯中央,营开见旌旆。
天公妙设险,有意限中外。
突然作一束,两崖屺相对。
城高鸟飞绝,径窄马蹄碍。
以此控北部,岂曰非要害。
边声起惊笳,明驼过成队。
有令促下鞍,行人罔敢懈。
目览地势雄,心识神州大。
他日话游踪,抵掌亦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