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哀乐宜丝竹,此意惟应逸少知。
恰好流觞逢曲水,管弦添写在山时。
中年哀乐宜丝竹,此意惟应逸少知。
恰好流觞逢曲水,管弦添写在山时。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乞萧生作东山丝竹图(其二)》。诗中表达了中年人对音乐和生活的感慨,认为只有像王羲之那样超脱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情感。"宜丝竹"意味着中年的喜怒哀乐最适合用音乐来表达,而"逸少知"则借用了王羲之的雅号"逸少",暗示只有他这样的文人雅士才能体会个中深意。接下来的"恰好流觞逢曲水"描绘了饮酒作乐、随水流觞的文人聚会场景,"管弦添写在山时"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山水与音乐的和谐交融。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况味的独特见解。
一阳初起。渐庾岭梅雪,才苞香蕊。
品格清高,姿容闲雅,别受化工深意。
放开独占严景,不使混同凡卉。微雨霁。
似玉容寂寞,无言有泪。难比。
凝素态,不共艳阳,桃杏争妍丽。
疑是佳人,巧捻香酥,枝上玉纤轻缀。
前村可惜无赏,好近天庭阶砌。
成实后,有调和鼎鼐,一般滋味。
点检尧阶,蓂生六叶,春深桃杏花开。
长庚入梦,重新产谪仙才。
事业十年灯火,文章笔下若掀雷。
果然是,两字功名,唾手拿来。
又况当年强仕,得志青云路,足慰高怀。
紫泥凤诏,行须非次招徕。
金马玉堂风月,从容九棘面三槐。
从今看,会唐九老,它日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