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采芙蓉,来往湘江边。
湘江雨方重,无晴不见莲。
相约采芙蓉,来往湘江边。
湘江雨方重,无晴不见莲。
这首诗《子夜歌》由明代诗人朱应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江边的浪漫场景与情感的微妙变化。
首句“相约采芙蓉”,开篇即点明了人物活动的主题——采摘芙蓉花。芙蓉花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着纯洁、高雅和爱情的美好寓意,此处预示着两位主人公之间纯洁而美好的情感。
“来往湘江边”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环境之中,湘江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地域特色,湘江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与浪漫、深情相连。
接着,“湘江雨方重”一句,描绘了雨后湘江的景象,雨的重量似乎加重了空气中的情感氛围,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无晴不见莲”则巧妙地将情感与自然景象联系起来,暗喻了主人公因天气原因未能见到心上人时内心的失落与期待,莲在这里既是自然界的美丽象征,也是情感寄托的载体。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幅雨后湘江边,恋人相约未见的凄美画面,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朱应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情感世界的独特感悟,使得这首《子夜歌》成为了明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窈窕纵横事事宜,还如谷口动京师。
幽亭护竹寻难遍,寒日穿萝袅易垂。
径尽樽醪时一引,坐新钟鼓不须移。
风林忽送青山色,霜榭俄低白雪枝。
歌罢缠头珠错落,舞残垂手玉逶迤。
城隅柝响催逾劲,席里杯行愬莫迟。
四海烽烟容汝老,百年丘壑为谁私。
须留麈尾听玄讲,未许悲吟伏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