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天险自昆崙,登岳方知白帝尊。
岂有巨灵开太华,繇来神禹凿龙门。
潼关战后金汤尽,蒲阪秋来杀气昏。
愁绝两河诸父老,岁时空礼督师魂。
西来天险自昆崙,登岳方知白帝尊。
岂有巨灵开太华,繇来神禹凿龙门。
潼关战后金汤尽,蒲阪秋来杀气昏。
愁绝两河诸父老,岁时空礼督师魂。
这首诗名为《西来》,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对西来之地的壮丽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西来天险自昆仑,登岳方知白帝尊”,以昆仑山为起点,引出对西来之地的赞美,随后点明登高远望,方能领略到白帝城的雄伟与尊贵,暗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
颔联“岂有巨灵开太华,繇来神禹凿龙门”,运用神话传说,借巨灵开山、神禹凿龙门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奇迹的惊叹,同时也隐喻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力量的有限。
颈联“潼关战后金汤尽,蒲阪秋来杀气昏”,转而描述历史的沧桑变化,潼关之战后的金汤已不复存在,蒲阪在秋日里弥漫着阴沉的杀气,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无情。
尾联“愁绝两河诸父老,岁时空礼督师魂”,将视角转向人民,表达了对战乱中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督师英魂的哀悼与怀念,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注,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