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灯市歌·其四》
《灯市歌·其四》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得升平调若何,烛香影里醉婆娑。

任教百戏随宜闹,也遣春宵点缀多。

(0)
鉴赏

这首《灯市歌(其四)》描绘了明代灯市的繁华景象与人们欢愉的氛围。诗人凌义渠以细腻的笔触,将灯市的热闹与升平之景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首句“翻得升平调若何”,开篇即以问句形式,引出对灯市中升平景象的赞叹。这里的“升平”不仅指社会安定,更蕴含着一种和谐与欢乐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灯市盛况的由衷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景象背后的社会稳定与人民的幸福。

接着,“烛香影里醉婆娑”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描绘了一幅烛光摇曳、香气弥漫、人影婆娑的场景。在烛光的映照下,人们仿佛沉浸在一种醉人的氛围之中,无论是动作还是表情都显得格外生动和自由。这里不仅展现了灯市的美丽景色,更通过“醉婆娑”三字,传达出人们在节日中的愉悦心情和放纵姿态。

后两句“任教百戏随宜闹,也遣春宵点缀多”,进一步深化了灯市的热闹与丰富性。诗人在这里使用了“任教”二字,意味着即使各种娱乐活动随心所欲地进行,也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和谐与秩序。同时,“百戏”一词涵盖了各种表演艺术,从歌舞到杂技,应有尽有,充分展示了灯市的多元文化特色。而“春宵”则点出了时间背景,即灯市活动通常发生在夜晚,人们利用这个时间段尽情享受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与浪漫的元素。

综上所述,《灯市歌(其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明代灯市的繁华与热闹,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状态。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民俗画卷,也是对那个时代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怀念。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寄送廷尉孙公渡襄北上时郧镇自公疏开督府申军令不佞沗继武云·其二

儿童竹马汉江边,不数铜鞮拍手年。

但是征南书负癖,还应大理棹登仙。

青编倡雪犹存郢,白简雄风已到燕。

三事故人如见及,可容平子赋归田。

(0)

河间道中

历乱鸣鸡夜未阑,客程何处不加餐。

担头书卷风时堕,马首桃花云并残。

望国望乡春思杂,中寒中暑客衣难。

河间正是班班地,衰鬓朱帘懒向看。

(0)

江州答谢徐司空世寅时尚抚江藩兼致声德甫

先朝抗疏许谁雄,白下偏惊鲍氏骢。

出领江藩中执法,还平邦土少司空。

情如庐岳千层厚,书借浔阳九派通。

犹有丰城孤剑在,待君嘘拂便成虹。

(0)

彦国过小祗园有作奉和一首

祗园当暑度秋风,一榻初怜驷马同。

授简汝真为上客,移山吾自爱愚公。

花间暝色论诗后,松顶泉声瀹茗中。

与说世人应解妒,老专丘壑大江东。

(0)

送百谷应试北上尝入校秘书当得官不就时予方上乞休疏

江东才俊数诸王,念汝新文复擅场。

夺解欲倾京兆尹,锁厅曾试校书郎。

飞来五色为鹓鷟,卖得千金是骕骦。

倘问右军重誓墓,为言疏懒合沧浪。

(0)

览何使君振卿所编游名山记有寄

笔底青山杖底知,书成不数子长奇。

双峰太华真如掌,万里岷峨半入眉。

婚嫁向平何日事,卧游宗炳暮年期。

玉京人鸟须弥顶,更有新编拟付谁。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