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石桥夜半风雨大作》
《至石桥夜半风雨大作》全文
宋 / 刘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方广即真华藏界,自他不隔一毫端。

庞眉大士常相见,猛雨豪风漫作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shíqiáobànfēngzuò
sòng / liúfěi

fāng广guǎngzhēnhuácángjièháoduān

pángméishìchángxiāngjiànměngháofēngmànzuònán

翻译
方广即真华藏界,自他不隔一毫端。
庞眉大士常相见,猛雨豪风漫作难。
注释
方广:佛教术语,指广大无边的佛土。
真华藏界: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象征智慧和真理的藏经宝库。
自他:自己和他人,这里指修行者与佛法。
毫端:极微小之处,比喻极其细微的差别。
庞眉大士:形容有智慧、慈祥的长眉老者,通常指佛或菩萨。
常相见:经常显现或在心中浮现。
猛雨豪风:猛烈的风雨,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漫作难:随意地制造困难,这里可能指修行中遇到的考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狂风暴雨之夜,行者于至石桥时的境遇。"方广即真华藏界,自他不隔一毫端"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或信仰的执着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是无比亲近和直接的。"庞眉大士常相见"中的"庞眉大士"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一位高僧,或是一个具有深邃智慧的人物,"常相见"则表明作者与此人或此境界有着频繁的交接。

最后两句"猛雨豪风漫作难"形象地描绘了夜半时分的狂风暴雨,让人感到即使是伟大的事物在这场风雨中也变得艰难和渺小。这不仅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描写,也可理解为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比喻,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半风雨场景的刻画,传递了一种超越物我、追求精神真理的心灵状态。同时,它也表现出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生命境遇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刘棐
朝代:宋

刘棐,字仲忱(《天台续集别编》卷二),宋城(今河南商丘)人。高宗建炎初为秘阁修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台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七、六○,《嘉定赤城志》卷九)。今录诗四首。
猜你喜欢

雪作二首·其一

经春十日忽作雪,如此纷然门且关。

瞥见豪华成白屋,错加粉饰累青山。

侵凌广野容无地,零乱高空落自閒。

兀坐搔头何遣拨,梅花寒勒未开颜。

(0)

送九江郡判郑廷韶·其二

烟霄鸾鹄正纷纷,尊酒怜君是逸群。

望入九江春欲尽,恩沾双阙晓初分。

郡中善政期参佐,纸上陈言事见闻。

却喜盛年才力健,好摅忠悃树芳勋。

(0)

寿钱学士外舅庄公八十

孤星光烛戴溪前,野老今当八十年。

曾向清时膺宠命,却来平地作神仙。

綵衣舞处人如玉,绮席开时酒似泉。

珍重南飞歌一曲,玉堂学士意悬悬。

(0)

题望云思亲图·其二

望云不得随云去,黄鹄南飞万里秋。

只尺太行山在目,此心千古共悠悠。

(0)

寄月溪莹僧官二首·其一

病来常欲谢朝簪,几度怀师梦里寻。

遥想跏趺双树底,一灯悬影照禅心。

(0)

感寓·其六十三

驽骀产冀北,十五以为群。

秋风饱刍豆,蔟蔟如云屯。

中有八尺姿,天矫同游麟。

饥餐玉山禾,渴饮瑶池津。

路远不易得,终岁恒苦辛。

盗蹠曝人肝,金玉如烟尘。

颜回一瓢饮,难免陋巷贫。

斯理自古来,仁人胡叹哉。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