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拾翠不知远。被子规呼转。
红楼倒影背斜阳,坠几声弦管。荼香透,海棠红浅。
恰平分春半。花前一笑不须悭,待花飞休怨。
游人拾翠不知远。被子规呼转。
红楼倒影背斜阳,坠几声弦管。荼香透,海棠红浅。
恰平分春半。花前一笑不须悭,待花飞休怨。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的郊遊情景,语言优美,意境淡远。诗人通过“游人拾翠不知远”一句,展现了人们在春天外出游玩时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沉醉,以及对距离的忽略。接下来的“被子规呼转”则是对这种春日活动中细腻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调。
“红楼倒影背斜阳,坠几声弦管”两句,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深化了春游的氛围。红楼倒映在水中,与春日斜阳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弦管之声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份动感和生机。
“荼香透,海棠红浅”描述了春天特有的植物气息与色彩,荼蘿(一種草本植物)的清新香气以及海棠花的淡雅红色,都让人感觉到春意盎然。
“恰平分春半”则是对整个春季的一个总结,时间刚好处于春天的一半,这个时节正是万物生长、生机勃勃之际。
最后,“花前一笑不须悭,待花飞休怨”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在鲜花盛开之时享受其中的美好,不必过于吝啬,而当花朵随风飘散时,也无需有所懊恼。这不仅是对待花的态度,更是一种面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智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生活的一种积极乐观态度。
此台如可废,此恨有谁平。
纵使迷青草,终难没旧名。
天悲朝雨色,岳哭夜猿声。
不是心偏苦,应关自古情。
主人雕盘盘素丝,寒女眷眷墨子悲。
乃言假使饧为之,八珍重沓失颜色,手援玉箸不敢持。
始状芙蓉新出水,仰坼重衣倾万蕊。
又如合欢交乱枝,红茸向暮花参差。
吴蚕络茧抽尚绝,细缕纤毫看欲灭。
雪发羞垂倭堕鬟,绣囊畏并茱萸结。
我爱此丝巧,妙绝世间无,为君作歌陈座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