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
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
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
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
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
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
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
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强者欺凌弱小、不平之事终将孤独的景象。开篇“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写出高空中燕子迅速地捕食无助的小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弱肉强食规律,也隐喻着社会上强者对弱者的欺压。诗人通过这一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这种不公正现象的深刻感慨。
“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对于这种暴行似乎习以为常,甚至视为理所当然,这种社会环境下,强者得以逍遥法外,而弱者则只能忍受不公。这里的“华轩”意指华丽的马车,象征着权势和地位。
“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批判态度。强者以自己的力量为傲,以为是上天赋予的特权,进而对弱小无端吐露凶残之意,显得非常坚决且不留余地。
最后,“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社会不公的深刻认识。即便是强者,也难免会受到世间道德规则的制约,最终将因为自己的暴行而陷入孤独和绝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态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正义与道德的坚守。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