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海棠予素未之见甲寅八月寓金陵入高座寺一见之复从徐公辅江城阁一见偶作是诗·其一》
《白海棠予素未之见甲寅八月寓金陵入高座寺一见之复从徐公辅江城阁一见偶作是诗·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月魂波影共微茫,冷澹迎秋意倍凉。

烟水已空金谷圃,冰霜独重白云乡。

笛中梅瓣原无色,世上胭脂岂耐芳。

罗绮红楼千种态,一回梦破歇诸狂。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秋夜月景图。首句“月魂波影共微茫”以“月魂”与“波影”并提,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月光与水面的交融,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接着,“冷澹迎秋意倍凉”一句,直接点明了季节与情感的关联,秋夜的冷淡与诗人内心的凄凉相互映照,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烟水已空金谷圃,冰霜独重白云乡”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烟水”与“金谷圃”的空寂与“冰霜”与“白云乡”的寒冷进行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诗人的孤独感。同时,通过“金谷圃”和“白云乡”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笛中梅瓣原无色,世上胭脂岂耐芳”两句,以“笛中梅瓣”与“世上胭脂”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笛声中的梅花虽美,却无法赋予其颜色;世间的胭脂虽能短暂增添美丽,但最终也无法持久。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罗绮红楼千种态,一回梦破歇诸狂”两句,以“罗绮红楼”象征繁华与虚幻,与前文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梦醒之后,一切繁华归于平静,诗人的心境也从最初的热闹转为宁静与沉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游洪阳洞

绝壁攀萝一窦穿,洞中虚豁敞壶天。

青莲倒插浑无地,玉笋长生不记年。

游客漫寻烧药处,山童犹识种芝田。

为逢贤令双凫舄,暂借云窝半日眠。

(0)

岩前方亭小坐

空亭谷口敞晴晖,迢递层岩一径微。

翠壁丹崖开宝地,寒花细草拂荷衣。

苔边云影僧频扫,松下棋声鸟不飞。

选胜何须方外去,浮生到此已忘机。

(0)

尧阶屈轶应制

圣朝已自登元恺,灵卉还能指佞臣。

自是乾坤扶正气,俨如殿陛立端人。

触邪似与神羊并,就日常依历草新。

倘使汉庭长借尔,何须请剑更埋轮。

(0)

凯旋入省

去日边城动鼓鼙,归来一道凯歌齐。

溪前风柳无情绿,雨后山禽作意啼。

征旆入云人影乱,马蹄趁草夕阳低。

怀春每恨流光速,转向青山忆故栖。

(0)

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其七

三年经幄漫无功,抚事多归感慨中。

蠲税已虚传汉诏,授衣谁实献豳风。

天寒戍雪先秋白,月盛边烽竟夕红。

眠食两忘怀圣主,眼枯头秃并成翁。

(0)

丁酉除夕有感

牢落天涯两岁除,梦中曾几赋归与。

圣朝未有宽恩诏,边郡犹劳判事书。

忙里不知残腊去,客边惟觉二毛疏。

椒盘此夜谁觞酒,忽忆家乡万里馀。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