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其七》
《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其七》全文
明 / 徐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三年经幄漫无功,抚事多归感慨中。

蠲税已虚传汉诏,授衣谁实献豳风。

天寒戍雪先秋白,月盛边烽竟夕红。

眠食两忘怀圣主,眼枯头秃并成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阶所作的《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中的第七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民生疾苦以及个人心境的深切关怀与感慨。

首联“三年经幄漫无功,抚事多归感慨中”,开篇即道出诗人对于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力感和对当前政事的忧虑,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绪。这里的“经幄”指的是处理政务的场所,“漫无功”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工作成效的不满。

颔联“蠲税已虚传汉诏,授衣谁实献豳风”,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与贫富差距。诗人提到“蠲税”(减免赋税)这一政策,虽被广泛宣传为惠及百姓,但实际效果却未如人意;而“授衣”(古代风俗,秋季时官员向百姓发放衣物以示关怀)的实施情况也令人担忧,似乎并未真正惠及民众。这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的落差,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颈联“天寒戍雪先秋白,月盛边烽竟夕红”,描绘了一幅边疆地区的凄凉景象。寒冷的天气、飘落的雪花、夜晚的烽火,共同营造出一种肃杀与不安的氛围,暗示边防的紧张局势和战争的残酷。同时,这句诗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忧虑。

尾联“眠食两忘怀圣主,眼枯头秃并成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自身衰老的感慨。诗人称自己已经忘记了正常的睡眠与饮食,一心挂念着圣主(即皇帝),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同时,通过“眼枯头秃”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也暗示了自己的年老与岁月的流逝,流露出一种苍凉的人生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时代感和个人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徐阶

徐阶
朝代:明

(1503—1583)明松江华亭人。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嘉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忤张孚敬,斥为延平府推官。累官为国子祭酒,迁礼部侍郎,改吏部。接见庶官,常咨边腹要害,吏治民情。寻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进礼部尚书。为严嵩所忌,度未可与争,乃谨事之,而精治斋祠迎帝意,嵩不能图。未几,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仇鸾罪恶,鸾因此诛。进武英殿大学士,改兼吏部尚书。四十一年,使邹应龙劾嵩子世蕃,勒嵩致仕,代为首辅。世宗卒,阶草遗诏,悉罢斋醮、土木等弊政,牵复言事得罪诸臣。后为高拱所扼,于隆庆二年致仕归。卒
猜你喜欢

答秀实见招

此身初不敢图安,老去偏忧行路难。

欲调舟车难用法,偕行仆从只宜宽。

已持食节多虞病,嫌重装囊少虑寒。

且替疲兵充守宅,诗成莫惜寄来看。

(0)

挽玉山詹教授

鹤发双亲岁月残,既沾三釜即心欢。

广文未脱一官冷,范叔宁忘昔日寒。

文中八科名益重,魂归千里命尤难。

后生它日思风范,只向传铭石上看。

(0)

和张中大·其二

忆昔开元夜宴图,锦为方丈玉为壶。

但誇北里楼吹笛,谁问长安米胜珠。

事去牵连难雪耻,愁来陪奉长霜须。

兔园岩穴皆时彦,一斗青精过刻符。

(0)

观瑞香杏花二首·其二杏花

绛萼红腮带露肥,烧林长近禁烟期。

且容北郭通邻径,若比南枝较发迟。

曲水岸边寻旧事,卖花担上拣繁枝。

香鞯一色垂杨路,何似吴王宫里时。

(0)

去秋过吴江臞翁园亭追作

水接舟航陆接鞍,忙中光景静中看。

无穷宇宙规模远,出格池台制度宽。

一水斯须分静僻,四桥缭绕照波澜。

拟分风月知何日,且趁鲈鱼整钓竿。

(0)

一夕大风偶成呈诸兄简士修思远

狂飙一夜撼天关,彻晓阳乌势未还。

早恨馀寒誇老健,重怜新物损朱颜。

强留残火如相别,已典春衣不可攀。

料得云端风背上,融和那肯似人间。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