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开元夜宴图,锦为方丈玉为壶。
但誇北里楼吹笛,谁问长安米胜珠。
事去牵连难雪耻,愁来陪奉长霜须。
兔园岩穴皆时彦,一斗青精过刻符。
忆昔开元夜宴图,锦为方丈玉为壶。
但誇北里楼吹笛,谁问长安米胜珠。
事去牵连难雪耻,愁来陪奉长霜须。
兔园岩穴皆时彦,一斗青精过刻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过去豪华盛宴的回忆与现实困顿之间的强烈对比。开篇“忆昔开元夜宴图,锦为方丈玉为壶”两句,通过对唐玄宗时期(开元年间)豪华宴会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富贵与奢侈。这里的“锦为方丈”形象地表达了宴席上的盛大,而“玉为壶”则是对豪华程度的一种夸张说法。
接着,“但誇北里楼吹笛,谁问长安米胜珠”两句,则转向现实中的困顿与无奈。诗人在北里的楼上吹奏着笛子,却没有人关心长安城中粮食的价格是否超过了珍珠,这是对比贫富差距的一种隐喻,暗示诗人所处时代的物价昂贵和生活困难。
“事去牵连难雪耻,愁来陪奉长霜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遗憾,以及面对现实烦恼的心境。这里“事去”指的是往昔岁月,“牵连难雪耻”则是说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难以洗去的羞愧,而“愁来陪奉长霜须”则表达了诗人在漫长寒冷的冬夜中,伴随着霜花(即白霜)所积累的心绪。
最后,“兔园岩穴皆时彦,一斗青精过刻符”两句似乎是在描述一群文人墨客聚集于某个园林之中的情景。这里的“兔园岩穴”可能是指某个隐逸的场所,而“皆时彦”则表明这些人物都是当下有名的人物。而“一斗青精过刻符”则是在形容他们饮酒作乐,甚至不惜超出时间限制去享受这短暂的欢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朝困顿,以及文人们如何在现实中寻找精神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溪云障微阴,竹风消午暑。
行穷紫翠间,金榜开梵宇。
残僧四五辈,衣破貌淳古。碧筒?寒泉,屋角挂飞雨。
高堂俨遗像,丹青烂圭且。
当时立廊庙,兄弟皆接武。
谁知百世士,今作一丘土。
石麟卧斜阳,断碣枕庭庑。
悟此笑世人,微荣何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