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秀实见招》
《答秀实见招》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此身初不敢图安,老去偏忧行路难。

欲调舟车难用法,偕行仆从只宜宽。

已持食节多虞病,嫌重装囊少虑寒。

且替疲兵充守宅,诗成莫惜寄来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ùshíjiànzhāo
sòng / wángyáng

shēnchūgǎnānlǎopiānyōuxíngnán

tiáozhōuchēnányòngxiéxíngcóngzhīkuān

chíshíjiéduōbìngxiánzhòngzhuāngnángshǎohán

qiěbīngshǒuzháishīchéngláikàn

翻译
我从不敢期望安宁生活,年老时反而觉得行路艰难。
想要调动舟车却没有合适的办法,出行时最好带上宽裕的随从。
我已经习惯了节制饮食以防疾病,嫌行李过重而忽视了保暖。
暂且代替疲惫的士兵守家,诗写好了请不要吝啬寄来一读。
注释
此身:自己。
初:起初。
图安:期望安宁。
偏:反而。
行路难:行走困难。
调:调动。
舟车:船只和车辆。
难用法:没有合适的方法。
偕行:同行。
仆从:随从人员。
宜宽:最好宽裕。
持:持有。
食节:节制饮食。
虞病:防备疾病。
嫌:嫌恶。
重装囊:沉重的行李。
虑寒:考虑保暖。
替:代替。
疲兵:疲惫的士兵。
守宅:守家。
诗成:诗写好后。
莫惜:不要吝啬。
寄来:寄送过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对安逸生活的渴望与现实中的艰难困苦。"此身初不敢图安,老去偏忧行路难"表达了作者本不愿意追求平静安稳的生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行走于世间反而感到更加艰辛。这也反映出人到老年,对于安逸生活的渴望与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之间的矛盾。

"欲调舟车难用法,偕行仆从只宜宽"一句,则是在说调整交通工具之类的事物并不容易,但对于同行的人和随从,只能宽容对待。这里体现了作者在面临困境时的处世哲学,即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以宽厚之心去应对。

"已持食节多虞病,嫌重装囊少虑寒"则进一步描绘出老人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年迈者手中拿着粮食,却又担忧疾病的来临;背负行囊之重,又害怕天气转冷,这些都是实际困扰。

最后,"且替疲兵充守宅,诗成莫惜寄来看"则是作者在表达一种无奈的心态,他不得不去替换那些疲惫的士兵去守护家园。完成这首诗后,虽有所保留,但还是选择将其送出,以此与外界沟通自己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艰辛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宽容,以及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送琇上人

楖栗横肩犯晓寒,倚天青即是庐山。

上人幸有娘生脚,直到高高顶?间。

(0)

送竺源合侍者

佛道实幽远,未易可窥测。

著眼朕非先,犹鬲恒沙国。

一切俱放下,百不会不知。

只在鼻笑头,元不鬲丝厘。

吾道今如何,秋风落叶多。

满手握春风,吹醒冰霜柯。

(0)

普说三转语颂出示众·其三

等闲拈起一机看,顿觉重重海岳昏。

划尔一声轰霹雳,木人闻后更谁闻。

(0)

咸淳乙丑良月同张彭二寅契游七星岩因以纪胜

杖屦追随入翠蓬,玲珑一窍彻心胸。

山罗斗宿英灵萃,地镇龙潜气势雄。

碑藓犹涵周子泽,涧松仍有老包风。

岁寒共约吾三友,要把清规踵二翁。

(0)

句·其三

那知老子痴顽福,曾见官家历五朝。

(0)

食菜

日食何曾费万钱,畦丁辛苦斸风烟。

墙阴吠狗硬如铁,山下蹲鸱大似拳。

忍弃毛锥飞食肉,空怜匿服卧餐毡。

茶瓯气味堪相配,更汲源头活水煎。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