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馆凄凉客思淹,忽闻春暮半开帘。
东风绿遍阶前草,何事偏教鬓雪添。
孤馆凄凉客思淹,忽闻春暮半开帘。
东风绿遍阶前草,何事偏教鬓雪添。
这首明代诗人黄淮的《暮春》描绘了旅居他乡的孤独感受。首句“孤馆凄凉客思淹”以孤寂的旅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落寞和长久的思乡之情。次句“忽闻春暮半开帘”,通过突然的动作——半启窗帘,暗示诗人对外界春色的好奇与渴望,也透露出内心的些许慰藉。
接下来,“东风绿遍阶前草”描绘了春天盎然生机的景象,春风拂过,青草茵茵,然而这美景并未给诗人带来喜悦,反而引发了更深的感慨。“何事偏教鬓雪添”一句,诗人质问春光为何偏偏要在自己头上增添白发,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悲叹。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个人的衰老,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岁月催人的感伤,情感深沉而动人。
岁事峥嵘甚。是当年、爆竹驱傩,插金幡胜。
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
但笑拣、梅簪公鬓。
莫恨青青如今白,愿年年、语取东君信。
巾未堕,笑重整。他年不信东风冷。
鼓连天、银烛花光,柳芽催迸。
漫说沈香亭羯鼓,自著锦袍吟凭。
待吹彻、玉箫人醒。
不带汝阳天人福,便不教、百又馀年剩。
歌此曲,休辞饮。
晓色朦胧,佳色在、黄堂深处。
记当日、霓旌飞下,鸾翔凤翥。
兰省旧游隆注简,竹符新剖宽忧顾。
有江南、千里好溪山,留君住。牙板唱,花裀舞。
云液滑,霞觞举。顾朱颜绿鬓,年年如许。
见说相门须出相,何时再筑沙堤路。
看便飞、丹诏日边来,朝天去。
压倒群芳,天赋与、十分秾艳。
娇嫩处、有情皆惜,无香何慊。
恰则才如针粟大,忽然谁把胭脂染。
放迟开、不肯婿梅花,羞寒俭。时易过,春难占。
欢事薄,才情欠。觉芳心欲诉,冶容微敛。
四畔人来攀折去,一番雨有离披渐。
更那堪、几阵夜来风,吹千点。
比如去岁前年,今朝差觉门庭静。
玉轴锦标无一首,知道先生远佞。
假使文殊,携诸菩萨,来问维摩病。
无花堪散,亦无香积斋衬。
回首雪浪惊心,黄茅过顶,瘴毒如炊甑。
山鬼海神俱长者,饶得书生穷命。
不慕飞仙,不贪成佛,不要钻天令。
年年今日,白头母子家庆。